110-120(24/29)
了,人到齐了我们再?谈。”“要谈啥事?把老太太也喊来了。莫非是老陶匠的事?”陶椿问。
“嗯,还有盖房的事。昨天你叔还在犹豫,想搭个大棚砌个灶,以后在大棚里?下粉条。恰好你大哥
大嫂带回来一单生意,近两万斤的番薯,这可不少,今年秋冬说不准会更多,人手和房子不能耽误了,再?凑合会叫其他陵的人看笑话。”年婶子笑着说。
陶椿闻言,心想这单生意来得太及时了。
“娘,水壶放哪个屋里??”胡二嫂问。
“堂屋。”年婶子看了看这个二媳妇,说:“待会儿你也进去听,学?着点。”
胡二嫂“哎”一声,应声后她反应过来这话的意思,她不可置信地顿住脚,是她想的那样吧?
“娘,要不要喊我大嫂回来。”胡二嫂试探一句。
“不喊她。”
胡二嫂顿时欣喜若狂,她跟她男人私下在房里?不是没有谈过她公爹会不会选他当陵长,但总归是玩笑话,压根不敢当真,有老大在,轮不到老二。哪晓得天掉馅饼,还真掉他们两口?子身上了。
“娘,我把我姑奶接来了。”胡家全背着老太太进来。
正好陵长也回来了,几个人都往屋里?走。
胡二嫂拽着丈夫走在后面,她悄悄跟他说几句,胡家全喜上眉梢,进门的时候绊着门槛扑进屋里?,站起来还笑眯眯的。
“蠢。”陵长笑骂一句。
“安生坐着,今儿你们两口?子只听不说。”年婶子开口?。
陶椿收回落在胡家全身上的目光,她垂下眼含着笑,难得没有打?趣。
年婶子先把老陶匠的死讯告诉胡阿嬷,“不晓得他死多久了,他那个儿子死得最少有半年了,按二弟说的,他去年带队去抱月山换粮的时候,老陶匠的儿子就已经死了。他们父子俩的尸体都搁在屋里?,还要不要移出来?”
说罢,她把桌上的一沓纸递过去,说:“我跟老胡没商量好,一直没看。”
胡阿嬷看不清字,她叫胡家全念一遍,听罢,她膈应得说:“如他的意,世人都想着死后入土为?安,他要自作?聪明反着来,随他。”
解决了一件事,陵长说起另一件事:“昨儿傍晚,康陵来人了,是帝陵的陵户,送来一万八千斤番薯,想要换粉条和火锅料。我想着今年秋冬要下的粉条更多,想要建个作?坊,以后旁的陵再?来人,我们能领他们过去瞧一瞧。昨天陶椿也跟我说要盖个榨油坊,我心想干脆把两个作?坊建一起。”
“能榨油了?”胡阿嬷问陶椿。
陶椿点头,“八九不离十了。”
“你琢磨出来的?还是邬老三琢磨出来的?”
“我。”
胡阿嬷看她一眼,心里?暗暗惋惜,这姑娘聪明劲和运道都不缺,可惜栽邬老三身上了。
“姑母,盖作?坊的事你咋看?”陵长提醒她话说偏了。
“作?坊建在哪儿?”胡阿嬷问。
“我想着粉条和榨油都是陶椿琢磨出来的,作?坊就建在邬家旁边,也是提醒后人铭记她的功劳。”陵长说,“具体在哪个方位由陶椿定?,定?好了我就安排人上山砍树,木头晾一个夏天,入秋了搭大棚,四?面用木板嵌合,不打?地基。”
不等胡阿嬷说话,陶椿先拒绝了,“榨油要用石头撞击木头,撞击声可不轻,榨油坊要是落在我家旁边,榨油的时候,我家终日不得清净。”
“这样啊,那是不能建在你家旁边。”年婶子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