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发兵蜀地之朱雀军团(3/11)
所未有的挑战,那是一种足以名垂青史的使命。他深深一揖,直至地面,声音带着一种肩负社稷的激动与磐石般的沉稳:“陛下洞悉幽微,明见万里!臣等谨遵圣谕!定当呕心沥血,殚精竭虑,写出一篇如匕首、如投枪、如洪钟大吕,让蜀地妇孺皆能听懂、皆能感愤、皆能明辨是非的讨逆雄文!必不负陛下所托!”
“好!”裴徽的目光瞬间转向那片阴影,“严卿!”
“臣在。”严庄如同从地底浮现。
“檄文定稿后,由颜公亲交付于你。”裴徽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度和急迫,“命天工印书馆,不惜一切代价,动用所有雕版、工匠、纸张!以最快速度,刊印十万份!不,十五万份!”他略一沉吟,再次加码。
“由你不良府精锐,动用一切可用之渠道——飞鸽疾传!密探携送!商队夹带!流民散播!甚至伪装成乞丐、游方僧道!务必在半月之内,将此讨逆檄文,撒遍蜀地每一个角落!张贴于城门市集之醒目处!诵读于茶肆酒楼之喧闹中!散入寻常百姓之家门缝内!朕要让蜀中每一寸土地,都响起声讨杨国忠、鲜于仲通的怒吼!要让伪唐朝堂上下,未闻战鼓,先丧其胆,寝食难安!”
这是一个庞大到难以想象且极度危险的情报投送任务。
严庄没有丝毫犹豫,眼中闪烁着精于算计的寒光和无情的决心,躬身领命:“臣,领旨!不良府上下,必不负陛下所托!纵有刀山火海,亦将此檄文送入蜀中!定让伪唐君臣,未闻鼓角,先丧其胆,魂飞魄散!”
他脑海中瞬间已闪过数条隐秘的渗透路线、几个关键的内应名字,以及可能遭遇的拦截与血腥代价。
裴徽最后环视全场,目光如同实质的巨网,缓缓扫过每一张或苍老、或年轻、或刚毅、或深沉的面孔。
那目光中饱含着托付江山社稷的千钧重责,也燃烧着必胜的信念火焰:“诸卿!军枢部即刻拟旨,发往朱雀军团大营及各部!调兵遣将,刻不容缓!元载、罗晓宁、刘晏,粮秣军械乃大军命脉所系,朕将其交予尔等,若有半分差池,贻误军机,”
他的声音陡然转寒,如同西伯利亚的寒风,“军法无情,定斩不赦!”
“臣等——”十数位帝国柱石连同军枢部官员,齐刷刷起身,甲叶碰撞的铿锵声、衣袍摩擦的窸窣声汇聚成一股肃杀的洪流。
他们面向年轻的帝王,深深躬下身去,如同山岳向大地俯首,声音汇聚成一股坚定磅礴、足以撼动乾坤的誓言,在烛火摇曳、墨香铁腥弥漫的军枢殿内轰然回荡,撞向穹顶:
小主,
“谨遵陛下旨意!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大唐——万胜!!”
声浪在巨大的梁柱间激荡,余音久久不息,仿佛为这场决定帝国命运的会议烙下了最后的印记。
众人鱼贯退出,沉重的殿门再次合拢,将无边的肃杀与沉重的压力暂时关在了门内。
裴徽独自伫立在空旷得令人心悸的大殿中央,巨大的地图前。
烛光将他孤独而挺拔的身影拉得很长很长,扭曲地投射在冰冷光滑的金砖地面和那幅描绘着万里江山、此刻却仿佛浸透血色的巨幅舆图上。
喧嚣散尽,唯余铜漏单调而永恒的滴答声,如同死神渐近的脚步。
他缓缓抬起手,指尖带着千钧之力,再次重重按在了地图上那三个用朱砂勾勒、猩红刺目的“剑门关”小字之上。
冰冷的触感从指尖传来,直透心底。
他知道,战争的巨轮,已然轰然启动,带着钢铁的冰冷和烈焰的灼热,无可阻挡地开始碾过历史的轨迹,任何试图阻挡者,都将被碾为齑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