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6章 发兵蜀地之朱雀军团(7/11)
斧劈刀削。他身披猩红大氅,按剑而立,鹰隼般锐利的目光扫视着脚下繁忙的景象。
黄河波涛汹涌,新建的浮桥在风中微微晃动。
精锐的虎贲步骑排成长龙,甲胄鲜明,步伐铿锵,正源源不断地通过浮桥,开赴遥远的淮河沿线。
更远处的河湾里,新下水的战船排列成阵,船体还散发着桐油和木材的清香。一群群被收编的“水贼”(实则是精挑细选、熟悉水性的渔民和漕工),在军官粗粝的呵斥声中,笨拙却拼命地操练着升帆、划桨、接舷。
“太慢了!蜗牛爬都比他们快!”冯进军眉头紧锁,对着身旁汗流浃背的传令兵低吼道,声音像铁片刮过砂石,“告诉船厂督造,老子不管他用什么法子!人歇船不歇!给我昼夜不停地赶工!我要艨艟!我要斗舰!我要能在长江里横着走的楼船!三天后,我要看到新下水的战船数量翻一番!”
他猛地指向南方,仿佛要穿透重重迷雾,直抵江南,“永王李璘那个黄口小儿,仗着几条破船就在江南耀武扬威,做他的清秋大梦!这些船,就是我们将来踏平江南的浮桥!告诉水军都尉,操练再狠点!见血!只有见了血的水军,才是能打仗的水军!”
他的话语如同出鞘的战刀,锋芒毕露,带着一股踏碎一切的蛮霸气势。
整个水寨在他的意志下仿佛一台开足马力的战争机器,轰鸣运转。
虎贲军团如同一柄锋芒毕露的巨剑,剑尖直指富庶而动荡的江南,水陆并进的巨大压迫感,让黄河两岸的空气都为之冻结。
……
……
三月十三日,长安城外,朱雀军团大营。
破晓的曙光如同利剑,终于刺破了连日笼罩的阴霾与薄雾。
巨大的校场被无数熊熊燃烧的火把和初升朝阳的金辉共同映照,亮如白昼,纤毫毕现。
四万朱雀军团将士,连同两千名全身笼罩在特制黑色札甲、连战马都披挂黑色马铠的特战大队黑骑兵,已然列阵完毕。
整个军阵如同钢铁浇铸的森林,寂静无声,唯有无数盔缨、甲片在光线下反射着冰冷的光泽。
骑兵方阵居左,战马披挂轻便的环片甲,鼻息喷吐着长长的白雾,不安地刨动着裹着布的马蹄。骑士们腰挎制式横刀,背负强弓劲弩,眼神透过面甲,只有一片冰寒的杀意。
步兵方阵居右,重甲步兵如山如岳,手中的长柄陌刀如同钢铁荆棘;轻甲刀盾手则如磐石般稳固,圆盾紧护身前,环首刀斜指地面。
长矛如林,密集的枪尖形成一片令人胆寒的死亡金属反光带。
一股无形的、凝聚到极致的肃杀之气,沉甸甸地弥漫在空气中,压得人喘不过气,直冲云霄,连盘旋的飞鸟都远远避开。
“轰隆隆——”
沉重的营门被缓缓推开。
天授皇帝裴徽,驾临!
他并未乘坐銮驾,而是身披一领打磨得锃亮耀眼的明光铠,猩红如血的披风在晨风中猎猎飞扬。
他骑在一匹通体乌黑、神骏异常、唯有四蹄雪白的“乌云踏雪”神驹之上,在百余名同样黑甲黑骑、宛如地狱使者的近卫簇拥下,缓缓进入校场。
阳光毫无保留地洒落在他年轻而棱角分明的脸庞上,却找不到一丝一毫少年帝王的意气风发,只有一种金属般的冰冷威严,如同出鞘的绝世神兵,锋芒刺骨。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每一个方阵,锐利如电,仿佛能穿透厚重的甲胄,直视每一个士兵的灵魂深处,审视着他们的忠诚与勇气。
小主,
没有冗长的训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