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1章 刘延庆中埋伏(2/4)
,心中只有一个念头:为儿子报仇,杀出一条血路!启军将士们在刘延庆的带领下,拼死抵抗,试图突出重围。然而,东齐军队的包围圈越缩越小,他们的抵抗也越来越艰难。就在启军即将全军覆没之际,西北角忽然传来震天的喊杀声。只见辛兴宗率领两千骑兵如黑蛟破阵,长枪上的红缨早已浸透鲜血,在夜色中宛如一朵朵盛开的血花。“刘将军!公主命我等接应!” 辛兴宗大声呼喊着,带领骑兵朝着刘延庆的方向奋勇冲杀而来。
刘延庆浑身浴血,望着儿子渐渐冰冷的尸体,心中悲痛欲绝。他咬碎钢牙,狠狠看了一眼四周的东齐将士,然后调转马头,在辛兴宗的掩护下,带着残部奋力突围。一路上,他们遭遇了东齐军队的重重阻拦,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刘延庆的战袍被血浸透,每走一步都在地上拖出长长的血痕,身后留下一路的尸体与鲜血。在东齐将士的嘲笑声与喊杀声中,刘延庆终于狼狈地退回了咸阳大营。
小主,
晨光刺破营帐的纱帘,赵新兰握着染血的密报,指节因用力而泛白。当浑身浴血的刘延庆被架进帅帐时,浓烈的血腥味瞬间弥漫开来。老将半跪在地,破损的盔甲下不断渗出鲜血,胸前还沾着儿子刘光世的碎布残甲。
“公主殿下,末将... 末将有罪...” 刘延庆沙哑的声音里带着哭腔,抬头时浑浊的眼中满是悲戚与悔恨。
赵新兰凝视着眼前这个曾意气风发的将领,心中泛起一丝怜悯,却很快被理智压下。她长叹一声,语气难得温和:“刘将军,先下去养伤吧。令郎的事... 节哀。” 待士兵搀扶着刘延庆离开后,她猛地转身,素白战袍在风中猎猎作响,眼神如寒冰般扫过帐内众人。
“刘延庆擅自出兵,致使我军损兵折将!但念其多年征战,暂不追究!” 赵新兰的声音在帐内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然其麾下副将张勇、偏将陈武,明知军令却盲从附和,扰乱军心!” 她话音未落,两名将领已被拖进帐中,面色如土。
“按军法 —— 斩!” 随着赵新兰的一声令下,帐外传来凄厉的惨叫。鲜血顺着帐帘缝隙蜿蜒而入,在场将领们无不心头一颤。
赵新兰缓步走到帅案前,重重拍案:“大启军规,白纸黑字!无论何人,触犯者必严惩不贷!今日刘将军之事,若再有下次,本帅定不轻饶!” 她锐利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诸位皆是大启栋梁,当以大局为重!如今东齐虎视眈眈,咸阳危在旦夕,唯有上下一心,方能破敌!”
监军王守忠站在角落,额头渗出冷汗,却强装镇定。赵新兰瞥了他一眼,意味深长道:“至于其他妄图扰乱军心之人... 莫要心存侥幸,陛下的眼睛,可都看着呢。”
帐内鸦雀无声,众将纷纷跪地,齐声高呼:“愿听公主殿下号令!” 这一刻,整个大营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唯有赵新兰的威严,深深烙印在每一个人的心中。从那以后,军中再无杂音,所有人都明白,在这咸阳之战中,赵新兰就是绝对的统帅,她的命令,不容置疑。
第三天的晨雾如浓稠的墨汁,死死裹住咸阳城头的战旗。赵新兰手扶冰凉的城垛,望着对岸东齐军营中稀疏的炊烟,眉间的褶皱几乎能夹死苍蝇。萧宗真的军队像蛰伏的毒蛇,既不攻城也不退兵,这份诡异的平静反而比刀光剑影更令人心惊肉跳。
“公主,郑姑娘求见!” 亲卫的通报划破死寂。郑秀珍翻墙而入时,月白色劲装沾满泥浆,发间还别着几片枯叶,显然是连夜奔袭而来。她甩下汗湿的披风,从怀中掏出半块碎陶片 —— 上面用朱砂歪歪扭扭画着个沙漏:“京兆尹那边被围得水泄不通,粮草军械最多再撑半年。”
赵新兰刚要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