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0(10/51)
字。贺文嘉:“我字余庆。”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也是个好字。
黄有功自我安慰:“我的字也不差,就我爹肚子里那点墨水,抓耳挠腮给我取字季君也算尽全力了。”
贺文嘉几人顿时大笑不已。
男人们在船头说笑,船舱里,娘子们气氛不如他们热烈。
王苍回乡祭祖,自然要带的妻子陈氏回去。渔娘、魏氏、张氏跟陈氏头一回见,陈氏一看就是出身大家的大家闺秀,她虽和气,魏氏、张氏跟她却没什么话好说。
芸娘主动拉着她嫂子给渔娘介绍,渔娘看着陈氏笑道:“我应该见过陈夫人吧。”
陈氏含笑点头:“那日状元游街我们见过。”
渔娘点点头,她是记得见过她,当时隐约猜测她的身份,只是当时是陌生人,不好说话。
芸娘拉着渔娘手道:“哎呀,早知道那日我该跟嫂子一块儿去看我哥游街的,可惜那日我身子有些不舒坦,就没去。我若是去了,咱们俩还能见一面。”
渔娘才不吃这一套,故意轻哼一声收回手:“你到京城多久了?除了过年时使人送年礼来,也不见你来找我呀。”
芸娘委屈:“我也想来嘛,这不是京城人多眼杂,怕给你添麻烦嘛。”
陈氏看出渔娘没有真生气,就笑着说:“真羡慕你们,虽不是一家姐妹,处得倒好似一家人。芸娘在我家书房看书,看到什么农书了就说你肯定喜欢,想送给你瞧瞧。”
芸娘接着她嫂子的话说:“我听他们说那些书虽不好买,费些心思也不难寻,我想那些书你的书楼里肯定有,就没送去给你。”
渔娘微微得意:“别的书我不敢说,农书自然是齐全的。”
陈氏心里暗自惊讶,她听说这位梅娘子有座书楼陪嫁,暗自猜测应藏的是四书五经一类的圣贤书,没想到真藏农书?
她们三人说的这些话魏氏、张氏插不上嘴,渔娘止住话头,问张氏前几日绣的扇面可绣好了。
芸娘喜欢做针线,一下被吸引了,赶紧问张氏绣的什么。
“绣的是四喜景,还是魏妹妹给我的绣样。”
陈氏搭话:“四喜景是苏绣那个花样?”
张氏点点头:“是苏绣的样子,不过我用的是蜀绣的针法。”
芸娘更感兴趣了:“好姐姐,可能给我瞧瞧。”
张氏笑着答应:“你等等,我叫丫头去拿过来。”
几人围着绣样说话,渔娘倒不插嘴,过了好一会儿,陈氏想起渔娘,问她意见。
渔娘矜持地放下茶盏:“我针线活一般,叫我欣赏的话我还可以。”
芸娘吐槽:“你的手艺那叫一般?明明是惨不忍睹。”
渔娘气地咬牙,这个芸娘!
魏氏和张氏大笑,纷纷说芸娘这话,一个字都没有错的。
渔娘又叫陈氏惊讶,她不会做针线,竟不怕人说,反而这般坦然。
陈氏从小到大读书、管家、做针线,一样都没有放松过的。想到这儿,陈氏竟有些羡慕这位梅娘子。
晚上,回船舱休息,陈氏把这话告诉夫君。
烛光下,王苍淡淡一笑:“你若是不喜欢,也可以不做针线,家中不缺绣娘。”
陈氏摇摇头:“都习惯了。”
“习惯可以改,你自己喜欢才重要。”
自己喜欢吗?
陈氏有些恍惚,从小到大,她要学的事很多,喜欢的却不多,也无人真的在意她喜不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