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联小说网

浙联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 220-230

底色 字色 字号

220-230(9/35)

 沈持:“多谢告知。”又说了几句别的,他从甘肃会馆告辞出来,转头去了獬豸书肆,潘掌柜见着他眯眼笑起来:“哟,沈相爷,稀客呀。”

    沈持:“不知你这里有没有书收录过二十四年前榜眼冯遂的文章,要是有的话,拿来我瞧瞧。”

    “谁?”潘掌柜对冯遂这个名字十分陌生:“冯遂?”

    沈持:“嗯,冯遂。”

    潘掌柜想了又想:“实在记不得了,只能碰运气给相爷找找看。”说完翻箱倒柜找了起来。

    好在沈持运气不差,等了一盏茶的工夫,潘掌柜给他翻出一本旧书来:“这本里头收集了二十多年前春闱一甲的文章,相爷找找,看有没有这位冯大人的。”

    一股发霉的虫蛀的气息扑来,钻进鼻子,沈持拿到窗边,打开窗户让风吹了吹才翻开,竟一眼就看到了冯遂当年会试、殿试所作的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通篇来看议论透辟,笔锋犀利,但修辞不多,透着一股紧凑和狠劲,看完后劲很大。

    沈持下了决心:向皇帝举荐冯遂。

    举荐他出任大理寺少卿,这个职位已空缺多年。

    从獬豸书肆出来,回到家中,他关在书房写一封举荐信,字斟句酌后,定稿,打算明日早朝提出来。

    次日在早朝上,当他提出并呈上举荐信之后,群臣一片哗然。

    冯遂,是哪个?

    御史大夫管聃冷声提出质疑:“陛下,臣听说年前那个拉皮条的程己去过沈相家中,莫不是为冯遂牵线要官的?”

    皇帝瞟一眼沈持:“有这事吗?”

    沈持回道:“管大人所言属实。”

    “不过,”他看了一眼管聃:“臣未收受程己一文钱,臣之所以举荐冯遂,是惜才怜才,并无半分私心。”

    音落,那个病怏怏的户部右侍郎董寻帮腔说道:“臣可为沈相作证,程己带的东西,一面汉代铜镜、一台歙砚,一幅怀素真迹,皆又原封不动带了回去。”

    皇帝听到此处眼眸一动:“怀素的真迹?”

    董寻:“是,是他传世的《自叙帖》。”

    皇帝来了兴致:“丁吉,叫人去程己家将怀素的真迹借来,朕想一观。”他心想:宫里头也珍藏了一份怀素的《自叙贴》,那是很多年前帝师王渊从一名古画商人手中买来增给他的,要是民间也有一份,那么,哪份是真的呢?

    丁吉忙遣两名太监去了。

    一炷香不到的工夫,将怀素的真迹取来了。

    就在朝堂上展开一看,皇帝傻眼了:这……竟与宫中珍藏的一模一样。他命人去将另一幅拿来,摊开之后,两幅字的字迹一模一样,群臣之中擅书法的不少,但都分不出那份是真哪份是假……

    皇帝笑道:“速召冯遂进京出任大理寺少卿。”又说:“把这两幅字收起来,等他来了,朕让他分辨分辨。”

    御史大夫管聃又进言:“陛下,这……是不是过于儿戏了?”

    皇帝看都没看他一眼,直接对吏部尚书穆一勉说道:“拟旨吧。”冯遂的事就这么定了。

    沈持:“……”该说不说,这有点戏剧了啊。

    ……

    十来天之后,冯遂携带家眷抵京到大理寺上任。

    安顿好之后,他来拜见沈持。起初收到吏部的调令,得知让他出任大理寺少卿,冯遂一开始的反应是呆若木鸡,接下来欣喜若狂,此刻他伫立在沈家门外,凝望着胡同里来往的行人,神情不免微微紧绷。

    得知他来,沈持亲自迎出来。

    冯遂今年四十六岁,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大爻谜案录 退亲后,带着家人发家致富 宠妾勾勾手,家世位分样样有! 宫斗险恶:娘娘步步为营 开局变村姑?可我是凤命呀! 福宝降临,全村一起吃饱饭 异能特工携空间胎穿,被全家读心 回到古代:种田养牛粮满仓 穿成炮灰就流放,搬空王府一路浪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