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240(3/30)
勉强能喘口气。这么一来,他们虽折了银子,但心中并不怨恨常平仓,甚至还心存感激——这是给了他们一条活路啊。
“今年生丝价钱低,”欧阳谷又说道:“养蚕的人也会减少,明年生丝的价格定然要涨,诸位,手里囤些生丝不是坏事,别都低价卖出。”
……
两日后,大理寺少卿冯遂在一片桑麻天气绿,养蚕时节到了杭州府。
冯遂到了之后悄悄进入杭州府衙的留署,人还未露面,直接让府衙的衙役们将茶楼酒肆的说书人“请”进了衙门:“欧阳大人有所不知,各地散播谣言,多半是从他们嘴里说出来的。”
欧阳谷:“……”杭州府向来治下安定,他这些年无为而治,对这些迟钝了。
那名最先散播西北大旱的黄姓说书人也在其中。
而后,冯遂又说道:“还有,欧阳大人,是谁最先买空杭州府内的生丝的?立马抓捕。”
欧阳谷倒是没想到这一步,额上忽然沁出汗来:“……嗯,本官疏忽了,这就去查。”撒出衙役四处去问,幸好冯遂果断、动手快、下手狠,在他们一伙人打算逃出杭州府之前,在码头上把人给堵住了。
一举抓获。
遗憾的是叫陈世仪给跑了。
接下来就好办了——审就是。
……
京城,沈家。
沈持从董家出来,从黄昏到天黑,他面色如常,却一句话都不说,嘴唇干裂了也不知道喝一口茶润润,就那样一直枯坐着。
史玉皎单手搬张凳子在他身旁坐下,把头靠在沈持肩上。
她戍边的那些年,也曾失去过同袍,深知此时他的心痛,任凭多好听的话都安慰不了。沈持伸手揽住她的青丝,两人就这样依偎很久,待到夜深时分,他才声音沙哑地说道:“你去睡吧,我去户部一趟。”
史玉皎拿来他的披风:“虽说眼下暮春时分了,但夜风还凉,你穿厚些早去早回。”
沈持“嗯”了声,将披风搁在手臂上走出家门。
赵蟾桂提着风灯跟出来:“大人,我去赶车,您稍等等。”
沈持从他手里接过风灯:“不必驾车了,我走走路。”深夜巷陌人静,花香淡淡。云中有缥缈孤鸿影闪过,地上一人一灯一仆疾步穿行,不大一会儿就到了户部衙门。
依旧有一座院子里头亮着灯。与往日不同的是,里头传出隐隐的哭声。
沈持推门进去,又在跨进内院的时候驻足瞬息,才轻声道:“晚肃。”“晚肃”是朱尧的字。
里头脚步声踉跄,紧跟着朱尧推开门出来,走到沈持跟前失声痛哭:“青溪兄负凌云万丈才,一生的抱负才开始,怎么就这么走了……”
他得知董寻去了之后悲痛万分,久久不能自己。
沈持递给他一块干净的帕子拭泪:“他身体不好,还时常通宵熬夜,我疏忽了,你也不知道劝他。”
“是我的错。”朱尧的声音更压抑了:“我对不住青溪兄。”
“我同你一样,”沈持进屋看着几上摆着的董寻旧日的字迹,说道:“对不住他。”
他恨他自己这阵子疏忽了体恤董寻,也恨杭州府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出事……但是他的理智告诉他,时光无法倒流,人死万事休,没用。
他得寻思点儿有用的。
第232章
沈持又重新拿起杭州府常平仓近日送来的账册看了一遍, 对朱尧说道:“青溪去了,常平仓一应大小事情还需操心,晚肃兄, 你我都节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