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联小说网

浙联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第31章 乞越得杭,归来钱塘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1章 乞越得杭,归来钱塘(1/4)

    到了泗上,东坡先生给远在太原任知州的老朋友滕达道去了信,问了自己前段时间托太原使者带的是否已经收到。自己赴杭州的途中淮南的群山已经近在眼前,耳畔已经渐渐有了江南吴歌楚语特有的声音了。



    东坡先生告诉老滕,自己此次守杭,那里的南国风光一定会令您非常地羡慕吧。您在太原为朝廷镇抚边关,责任重大,如今刚刚跨入夏天,一定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东吴一带有什么要代劳的,请一定不要见外,请随时对我说。



    给滕达道写完此信,东坡先生又给陈师道的兄长陈师仲答简,详告了自己的近况。



    元佑四年,六月初一。



    苏东坡从邸报上得知,弟弟子由已被除为吏部侍郎,成了吏部的副长官,正三品,仅次于尚书。这是老苏家的无上的荣耀,东坡先生得知后,也为自己的弟弟高兴。



    过楚州时,苏东坡专门会晤了徐积(字仲车)。



    徐积这个人,少年苦学,养母至孝,以至于行年四十还未娶妻。时间久了,乡人就逼着他去参加科举,于是就以只轮(独轮车)载母进京赶考。一路上,躬自推行,葛衫草履,行道之人不能辨也。治平四年,进士及第,还没有等到调官,母亲便去世了。徐积便决定不再求官,遂隐居于山阳,过着衣食不继的生活。



    直到湖南永州祁阳人路振(字子发)通判楚州时,徐积始娶妻生子。为了感激路振,故徐积生子取小名路儿云。



    路振为唐懿宗时宰相路岩之后,精通文学与史学,曾编修官修太祖、太宗两朝国史。出使过契丹,撰《乘轺录》献真宗后改任太常博士、左司谏、擢知制诰。路振的文词温丽,为人称道,尤长诗咏,内多警句。



    在苏东坡看来,徐积这个人有两点一反常人之态:



    一是仲车作为古之传说中的独行人,於陵仲子不能过。然其诗文则怪而放,有如玉川子(唐代诗人、初唐四杰卢照邻之孙卢仝,工诗精文,不愿仕进,被尊称为“茶仙”。性格“高古介僻,所见不凡近” ,狷介类孟郊;雄豪之气近韩愈)的风格。



    二是其人耳聋,却画地为字,乃始通。终日面壁,不与人接,而四方之事无不周知。



    东坡在楚州见到徐仲车时,只见他耳疾虽未痊愈,而神气已一,像一个得道之人。徐仲车赠东坡先生以诗,东坡真诚地与之唱和。



    在楚州,东坡先生还拜会了楚州知州等人。我们知道,这些个知州的任命书还是东坡先生所撰写的。



    六月初八,传来了王巩知密州的消息。



    密州是苏东坡的老根据地了,在这里,他曾写下了“十年生死两茫茫”及“明月何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诗句的诗句,这里还有苏东坡(那时还是苏轼)心底的惆怅与仕途的徘徊与孤寂。



    如今,好朋友王巩又来到这“东武小邦”,步了自己的后尘,但愿老伙计能在这里干出一番成绩吧。



    几天后,苏辙又被朝廷任命为翰林学士、知制诰。



    这也许是皇家及太皇太后对苏东坡兄弟无限信任的余响吧,苏东坡离开了朝廷,那就启用他的弟弟,反正苏东坡的弟弟也不会差到哪里。



    过高邮时,高邮军知州赵昶(字晦之)在自己的东园里建了一间斋堂,四面开窗立户。就在东坡先生知密州时,密州治所所在的诸城县令就是赵昶,所以说二人也是老朋友了。



    苏东坡为赵昶的斋堂取名“四达斋”,还作了《四达斋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大唐:摊牌了朕真不是你爹 贵婿临门:嫡女不好惹 毒宠佣兵王妃 小侯爷的赘婿日常 嫡女翻天:毒医凰后惑君心 神秘复苏:鬼戏 末世之我能召唤钢铁洪流 漫威之毁灭日 咸鱼小炮灰也能万人迷吗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