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联小说网

浙联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第34章 杭州受灾,上书救民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34章 杭州受灾,上书救民(2/3)

自己在地方上的所见所闻,州县官吏是如何日夜伤残人民的肌体,离散人民的父子,破坏人民的生计的情况,冒死上奏朝廷。



    苏东坡总结了一下,主要上书了四件事:



    一是凡是现欠公家市易钱的民户,不再区分什么折纳和籍纳,一律按原来的规定施行,过去所收利钱及估卖到各种各种物色钱,已经达到官府本钱的数额没有丧失的,除了已经另外有人承买交割外,全部特予给还。不足官本的,允许贴纳收赎,同时不限年限。



    二是熙宁四年以后至元丰三年以前新法规定,积欠盐钱有均摊人赔偿的,现今因贫困无物可交,经过多次朝廷恩赦,比照市易等钱,只交纳产盐场规定的本钱,其余一律免除。如今恳请圣上整饬有关部门,不再装模作样地审查贫困与否,不让奸吏们再咬文嚼字以阻塞朝廷的恩惠。因为贫富的状况是一目了然的,别让奸吏在篡改诏令,一切按原有的朝旨执行。



    三是熙宁中叶,天下按王安石的新法办事,凡是有利的事,都让常平使者干了。而转运司每年的进项就只有田赋与酒税。由于人民贫困,酒税减少,以至于有德收酒税的官吏只能帮酿酒作坊干活,或是允许拿自己或借别人的产业当作酒税上交。州县官酒务的官吏办公地点甚至设在小民喧哗群饮的酒肆里,诱骗无知的百姓陷入欠账破产的祸患之中。因此建议朝廷,将元丰八年登极大赦以前所欠酒税的人家,不再审查所谓的贫富与否,或以第三等户以下为断限一律免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四是元丰年间,官吏们以绢予民而收钱,又是一些质地低劣的废弃之物,收取成倍的价钱,强行配给,以苟且免去自己失误所应受的责罚,这是利己而害民的馊主意。因此恳请圣上认真考虑此事的利弊,不以有无户主或是否冒名顶替,已经邻里之间因抱认而均摊的,全部特别开恩予以免除,这也是实事求是的平允办法,符合天道。



    盛夏时节,东坡先生与两浙路分司刘季孙(字景文)、自己的学生、钱勰之子钱蒙仲一起到中和堂赏月赋诗。



    赏月之时,东坡还想着给王定国去信,想让他代为拜见丞相刘挚,让刘挚找出自己的两个奏章看一下。近来奏事多被应允,东坡知道想必是刘大人的助力。还请刘大人再次帮忙,以便使得西湖最终恢复到唐时的规模,湖面扩大到接近山岭的地步。这样一来,谁再来出任杭州太守,就可以坐享其成这里的美景了。



    七月七日,乞巧节。



    东坡先生与苏坚各赋《鹊桥仙》一首,留织女桥上,刘季孙、杭倅袁毂等人亦唱和。



    坤成节前后,苏东坡除了为太皇太后的生日上了贺表,还就杭州今年以来的水旱灾害向朝廷连上了两道奏状。恳请朝廷宽减杭州的粮食上供额,改收银绢,以免明年发生饥荒时,再从其他地方调运粮食来救济。那样成本将成倍的增加,而且饥饿之民,哪里还有钱去买米。



    就在苏东坡在大力救灾并且致力于改造西湖周边环境之时,两浙转运判官张璹(字全翁)被罢,“吏民甚惜其去”。而庐州合肥人马瑊(字子中)也接替了王瑜为两浙提刑,东坡按惯例均奉上了贺启。



    自号“无为子”的提点两浙路刑狱杨杰(字次公)赴京出任礼部员外郎,东坡先生以诗相送,老杨亦次其韵答之。



    承天寺僧仲殊,祖籍安州(今湖北安陆)人,为诗敏捷立成,而工妙绝人远甚,善辟谷,常啖蜜。



    南宋诗人陆游曾听自己的祖叔陆彦远讲过,仲殊的日常饮食如豆腐、面筋、牛乳等物,食之皆渍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她的末世有点绿 [综英美]知更鸟模拟器 漩涡 变鬼后攻略了绷带精 快穿:心机龙崽又双叒叕崩剧情 杀敌加属性,从炮灰开始崛起! 菩提修不成 被强取豪夺多年后 新皇后,新思想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