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湖州再作“六客词”(2/3)
辅、刘季孙、苏坚、张弼以及以左朝请郎出知湖州的州守张仲谋,有人与东坡是世交,有人即将成为东坡的下属,五人相约一起宴请东坡先生。席上正好六人,东坡先生不由说起十五年前湖州六客相聚的往事,如今“六客”中五人都已作古,令人无限唏嘘。也许是为了活跃一下气氛,张仲谋斗胆请东坡先生再作“六客词”,该词仍是一阙《定风波》,是为“后六客词”。词曰:
月满苕溪照夜堂,五星一老斗光芒。
十五年间真梦里,何事?长庚对月独凄凉。
绿鬓苍颜同一醉,还是,六人吟笑水云乡。
宾主谈锋谁得似,看取,曹刘今对两苏张。
到了苏州,东坡会晤了翰林学士、知州黄履(字安中)。至于黄履的为人,在朝廷中都没有把他当正派人来看。
孙升升任中书舍人,给东坡来了启,苏东坡回启表示了祝贺。监察御史孙升曾上奏朝廷,说任用苏东坡的翰林学士的官职应以王安石为戒,不可再加进。
老孙觉得,苏东坡这个人,论文章学问世人所服,然德业器识有所不足。所以,此前就不能很好地保持自重,以至于讥谤朝廷得罪于先朝。若是让他辅佐经纶,就应吸取此前王安石的失败教训。
在常州,东坡与“后六客词”中的张弼(字秉道)一起游览了净土院,观看了牡丹并赋诗。在润州,东坡会晤了林希,还赋了《西江月》赠之,闲居在润州的大科学家沈括也出来迎见了东坡先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张弼作为东坡先生的崇拜者,他把东坡送到润州后,就要返回杭州了,东坡赋了《临江仙》以赠。道士蹇拱辰在润州为东坡先生送别之际,也得到了东坡先生作的留别诗。
在金山,东坡先生专门拜访了了元(佛印)禅师,还为其画壁。我们知道,了元(佛印)禅师这位活泼有趣的的僧人,一度都是东坡先生的“最佳损友”。
本月,苏过、苏迨都被举荐参加了礼部的考试,但都落第了。还好苏迨娶了欧阳修三子欧阳棐之女,作了欧阳修的孙女婿,这倒也是大喜事一件。自己的两个儿子落第,但有四位与东坡先生有过交集的学子进士及第了。他们分别是:李新登、鲍慎由(字钦止)、刘棠(字君美)与周行己。
李新登是简州阳安(今四川简阳)老乡刘泾(字巨济)曾极力向自己举荐过的人,刘泾号前溪,善作林石槎竹,笔墨狂逸,体制拔俗。亦工墨竹,以圆笔作叶,成都太智院法堂就有他的松竹画壁各一堵。
鲍慎由尝从王安石学,又亲炙苏轼。为文汪洋闳肆,诗尤高妙。后徽宗召对,除工部员外郎。历知明州、海州,奉祠,卒年五十六。尝注杜甫诗,有《夷白堂小集》。其交游甚广,与黄庭坚交往甚密。
鲍慎由黄南鲍氏一族中的杰出代表人物,其书法成就受到着名书法家米芾赞赏,米芾在其《书史》称“能行书者,宣德郎鲍慎由”。鲍慎由颇有书法鉴赏力,与着名画家兼文学家张舜民、宋宗室画家赵大年交往甚密。
鲍慎由着述颇丰,其和鲍彪所作的“鲍注”是重要的《杜诗注》,是现代研究杜诗的重要史料。据《鲍氏宗谱》记载,鲍氏一族有乡贡进士13人。鲍氏一族在两宋(明代1人)共取得进士63人,特奏名进士30人,乡贡进士13人,共计有各类进士106人。
这些乡进士虽然不及进士、特奏名进士,却是最基础的士人阶层,是朝廷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