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联小说网

浙联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第42章 颍州二赋的诞生——苏东坡与赵令畤的情谊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42章 颍州二赋的诞生——苏东坡与赵令畤的情谊(2/3)

,苏东坡表现出了万分悲恸之情,他也只好给挚友王定国写信诉说了这种心情。



    六天后,是一年一度的龙兴节,在依例上了贺表后,苏东坡就开始祭奠恩师张方平老先生。他于僧寺举挂,参酌古今用唐人服座主着缌麻服三个月,又写下祭文到灵柩处祭奠,以报答张公对其家族的知遇之恩。他还举哀荐福禅院,录张方平元丰三年赠弟苏辙的诗于院中。



    腊月二十三,立春。



    苏东坡祭了土牛,得知学生张耒被授为着作郎,自己四天前的生日也收到了刘景文寄来的古画松鹤及诗文寿礼。



    连日大雪,颍州当地时有饥民流入,于是苏东坡就致简赵令畤前来,以商议赈济饥民之事。东坡先生向朝廷上书,想乞赐度牒一百道,出卖后将钱物兑换成小麦、粟米、绿豆、豌豆等粮食,等到饥民来时给予赈济。



    道潜、鲜于侁及秦观分别寄诗来,李廌更是想前来颍州与东坡先生从游,此举被东坡制止。因为东坡先生觉得颍州绝非久留之地,自己一心乞知梓州,梦想着“过家上冢而去”。



    在颍州期间,苏东坡还曾以布幄为亭,取名“择胜”,并作了铭文。当时的颍州遭遇灾伤,苏东坡于是向朝廷奏乞留黄河夫万人,修筑境内沟渠,被朝廷恩准,解除了颍人之苦饥。还利用余力作三闸,疏通焦陂水,修浚了颍州西湖。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元佑七年(1092),上元节。



    陈师仲来颍州看望其弟、州学教授陈师道,被东坡留下来一起于雪中观了花灯。陈师仲、陈师道兄弟是苏东坡在徐州任上时结识的,时任钱塘主簙的陈师仲对东坡先生尤为尊重和仰慕,所以兄弟俩与东坡先生的关系尤为融洽。



    正月二十四,东坡从邸报上得知,自己将被移知郓州(今菏泽郓城县)。郓州乃山东民风彪悍之地,政务繁杂,绝不是像东坡这样一位衰老之人所能轻松应付得了的。



    于是,苏东坡给好友王定国与汪道济致简,诉说了自己想乞请调到江浙一带,以满足自己留恋江湖的意愿。所幸,四天后苏东坡又被改知扬州,也许还是太皇太后的开恩也说不定。



    正月底,苏东坡又向朝廷上书,乞求按照《编敕》的规定奖励汝阴县尉李直方,还说如果朝廷觉得不妥,那就将自己即将转升的朝散郎职位转授于他。



    因为颍州近年总出恶贼,其中尤以尹遇最为老奸巨猾,老窝又最远,众人不敢近前捕捉。汝阴县尉李直方在知州苏东坡的督促之下,泣别了九十多岁的老母,前去寿州霍邱县成家步镇捕捉,才得以将其缉捕归案。



    东坡先生还怕朝廷一旦不处死尹遇等人,他们逃脱后还会报复百姓。尹母就只有尹遇这一个儿子,若有三长两短自己将会无颜面对他们母子,况且今后也无法使唤手下人了。



    遗憾的是,苏东坡的上书没有被批准。



    不仅力挺李直方的乞请没被批准,苏东坡很欣赏宗室子弟赵令畤的学问与才干,想举荐他进入馆阁。闲暇时,甚至与夫人王闰之单独邀请他到聚星堂小酌。但是到了太皇太后那里被否决了,原因是太皇太后觉得“宗室聪明者岂少哉,顾德行何如耳”,竟不许。



    接着,朝廷又下了除命:



    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知扬州军州事充淮南东路兵马軡辖。继任者为晏殊第四子晏知止。



    得知东坡先生要到扬州任职,弟弟子由来简要哥哥到京城一见,可东坡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末日归途:带着家人杀出鹰国 末日:一秒一盒自嗨锅,校花跪求我收留 穿越重生,带着百草园系统 快穿女配貌美如花 清穿:卷王四爷的娇养好孕侧福晋 末世:丧尸爆物资,我的爆率有亿点强! 快穿撩系:在位面被神明溺宠 奶萌锦鲤下凡,开局俘获大暴君! 和离嫁了摄政王,候门主母虐渣忙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