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被诬告的礼部苏尚书(3/3)
派人去详查。苏东坡的极力辩解,最终得到了太皇太后的全力支持,专门派门下侍郎苏辙前往苏东坡处宣读了无罪的谕旨。东坡先生听到谕旨后,“感恩之涕,不觉自零”,决心“庶全蝼蚁之躯,以报丘山之德”。
而黄庆基之流,再一次受到了朝廷的责罚,为他们这些龌龊不堪的行径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等苏东坡就此事上完致谢的劄子后,又就《元佑贡举敕》中对于科举中考题的选取上了劄子,建议今后考题在《九经》、《孝经》、《论语》与所有子书、史书中随便出,这样也就能够足以表达朝廷选拔考生的主旨,本来只以诗赋的工整与否作为取舍的标准,不以不全之文掩盖其所不知以蒙混考取,对于鼓励和培养忠厚的风气,会大有裨益。
朝廷诏准了东坡的建议,至此以后,科场未再得出制度题目。
道人姚安世来访,东坡先生作《次丹元姚先生二首》以赠。唐宋之时,凡道人皆称先生,又以其老者为老先生,所以东坡将姚道士称为姚先生。
而据叶梦得《避暑录话》中所言,姚丹元曾被东坡先生极力推崇,直以为其为李太白所化,尤奇之,先后赠其诗文数十篇,待之甚恭。此人本为京城王氏子弟,因不肖为父所逐去,事建隆观一道士,天资聪慧,因取道藏遍读,或能成颂,又多得方术丹药。大抵有口才,好大言,作诗间有放荡奇谲语,故能成其说。浮沉江淮,屡易姓名,东坡初不能辩也。
“公堂开后阁,凡木愧华簪。栽培一寸根,寄子百年心。”王钦臣数月前赠了一些桧树苗,东坡先生将其种之礼曹北垣下,如今已经百余日,树苗“蔚然又生意”,东坡喜而作了诗。
如今的钱勰已移至开封府,表弟程之元(字得孺)为广南东路提刑,东坡先生分别致简诉说了别后之谊。姚安世复传其所得的李太白诗《人生烛上花》、《朝披云梦泽》二首,东坡为之作了跋。
吴复古前来京师,向苏东坡求度牒想出家。
关于吴复古想要出家的事,东坡先生前年在京师时就曾听他提及过,也多次劝他不必这样做,因为想出家在家乡出家就够了。但老吴已是铁了心要出家,还频频发誓唯恐实现不了。东坡见他态度如此坚决,就只好为之讨了一个出家的度牒。
吴复古得到度牒后,拿着度牒来到东坡先生处致谢,还赠以自己珍藏的扇山枕屏。东坡赠以诗文。
吴复古又名吴子野,号远游,生於海阳县蓬洲都渔洲乡(今属汕头市龙湖区渔洲乡延陵居委)。父吴宗统为翰林院侍讲,他为皇室教授。因双亲去世,归揭阳南潮结庐守墓三年,并设帐课徒。事后离家到潮阳县麻田山(今属潮阳市)筑远游庵,云游四方,广交学人,尤与东坡兄弟最为知交,常一起研讨庄子和老子的学说。可能是养生有成吧,此人一直活到九十六岁。
苏东坡被贬江南时,吴复古并不避忌,与他常还有书信往返。
六月初八,苏东坡向朝廷上书仍想乞请外任,这次目标明确地想要求去越州。而十八天后,诏命下达:礼部尚书、端明殿学士、翰林侍读学士、左朝散郎苏轼除知定州(别名中山府,今属河北省,治所在安熹,也就是今定州市)。
喜欢大宋网红苏眉山请大家收藏:(www.csw888.com)大宋网红苏眉山(丝袜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