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2/3)
人尚不能到达。自己目前内忧外患,身患疾病,若是走陆路四千余里赴岭表,无疑会病死在道中,好在自己曾担任皇帝的内侍之臣八年之久,圣上必不会将自己置于死地。因此,苏东坡向朝廷乞请前往汴、泗之间,乘舟泛江,水路前行,到南康军(军治在今江西省庐山市)登陆后赴任。
过滑州东南五十里的韦城时,东坡会晤了吴安诗(字传正)的外甥、欧阳修的族人欧阳思仲,亲书《洞庭春色赋》及《中山松醪赋》,让思仲交给吴安诗。
闰四月十六日,因监察御史刘拯(字彦修)言苏东坡“厚诬丑诋,以私愤形于制诰中”,馆阁校勘秦观与工部尚书李之纯均阿附与东坡,故将秦观罢为监处州(浙江丽水市的古称)茶监酒税,而李之纯则降为单州(今山东单县)知州。
听闻这一消息,在黄河时,“灵槎果有仙家事,试问青天路短长。”东坡赋诗以抒怀。
杨济甫之子杨明(字子微),不远千里来看望东坡兄弟,正好赶上兄弟二人被贬而南迁,于是追随东坡移知到了陈留,流连不忍离去。这位小杨,好学又有文采,自称还懂术数,给东坡算了一卦,说他必定不会死于岭南。东坡听了也很振奋,答应他如果此言应验,会写《道德经》赠给小杨。
到了襄邑(治所在今河南睢县,汉属陈留郡),突然大雨滂沱,东坡一行只得短暂滞留在了襄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陈留、襄邑的途中,雍丘(今河南省杞县)令米芾专使致简,问候了东坡先生。东坡先生无意久留此地,心中想着已到汝州任上的弟弟,若是从襄邑到了南都再去汝州,则路途更远,所以东坡直接自襄邑绕道汝州去看望了子由。
在汝州,子由新修了当地的龙兴寺,此寺保留有两壁吴道子的壁画。一壁是维摩视疾,文殊菩萨来问天女散花,一壁是太子游四门,释迦降魔。这些壁画笔法奇绝,为了修复,子由还曾施舍百缣。
“适见恩纶临定武,忽遭分职赴英州。南行若到江干侧,休宿浔阳旧酒楼。”(《被命南迁,途中寄定武同僚》)途中,东坡先生又想起了定州的同僚们,不由地作诗寄给了他们。
告别了子由,东坡又自汝州经陈留、雍丘、宁陵前往南都。在陈留,东坡得到了圣旨,自己已被获准舟行。
在南都,苏东坡给尚在定州的孙敏行致简,诉说了自己当下要委曲求全来适应事态的发展,因为他知道,英州的任命保不准还会有变,因为新党人员不会放过自己的。王巩派专人来给东坡送信要求一见,东坡回信为了不麻烦彼此,还是不见为好。
要离开南都时,张元明追饯至此,此人还曾送过子由至筠州。其风义之厚,令东坡先生不免感慨万千。朝廷上,张商英仍在不依不饶地寻隙在攻击苏东坡,此次时说东坡先生在乞合祭天地时有问题,乞请朝廷加罪于他。
在符离(宋隶属于宿州,今烧鸡产业大镇)县,东坡会晤了晁说之,同他论及了邢居实(字惇夫)。东坡叹曰:惇夫之死,自是国家失一文士!
邢居实是邢恕之子,郑州阳武(今河南原阳)人。自小精通典籍,口若悬河,颇有纵横家气度,幼年被称神童。
小邢八岁所作的《明妃引》,末句有“安得壮士霍嫖姚,缚取呼韩作编户?”之语,传诵一时。十六、七岁即以文章驰名,与苏东坡、黄庭坚、张耒、秦观、晁补之等人为忘年交。哲宗元佑二年卒,年仅二十岁。着有《呻吟集》,已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