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70(27/32)
“你跑得可够快的,就属你逃得最远吧?”韩乙盯着马县官,“你的官印呢?拿出来抛出去给他们看看。”马县官跑得脸色赤红,听到这话,他一口气没喘上来,脸憋得发紫。他咳了好几声,才支吾着低声说:“官印跑丢了,你随我去找找。”
韩乙瞥一眼丢在他腿边的行李,装衣裳的包袱都在,官印会跑丢?怕不是被他故意丢的,这样即使胡虏兵抓到他只会以为他是个普通的老头子。
大胡子讥笑一声,马县官低着头不吭声。
“官印在哪儿?你带我去找。”韩乙不给他留面子,直接把话说破。
马县官带他去找。
丹穗看看乱糟糟的队伍,又看向十来丈之外的梅州人,对方似乎也在讨论什么,不一会儿,一半人折返回去,另一半人朝这边走来。
“这是想起老曲来打过招呼的事了?”大胡子问。
“我去拿纸和笔。”丹穗说。
双方的距离拉近,韩乙也带着马县官找回丢弃在草丛里的官印和文书,他拿着官印和文书上前递给对方领头的人。
“要说什么吗?”丹穗碾着墨问。
“问他们要不要大夫看伤,他们打群架死伤不少人。”韩乙说,“告诉他们我们这儿有大夫。”
丹穗写字递过去,顺带递出毛笔,对方看过后,他们归还官印和文书,请他们去寨子里一叙。
半道遇上两个青年人扶着一个胡须发白的老头赶来,老头开口就用官话说:“今天的事我都知道了,都是误会。你们派来的人一走就是十来天,我们等了又等都不见人影,还当他是其他寨子派来糊弄我们的。今天他们看见四个拿刀的壮汉闯进来,误以为是胡虏派来探路的人,这才追着他们跑。”
“我们哪里像胡虏?我们分明都是汉人的长相。”大胡子急了。
老头看一眼他脸上浓密的胡须,打哈哈说:“离得远,没看清。不过胡虏早就打过江,都城都被攻破了,想来投靠胡虏的将士不少,如今已经不能用长相来区分是胡还是汉。”
这话不假,听到的人无不叹气。
“老人家,你们跟外面还通有消息?我以为你们住在山里不知道外面的事。”韩乙疑惑。
“北边一直有难民逃过来,跟你们一样。”老头说。
说着话,寨子就在眼前了,这是一座位于山脚下的寨子,一座大山的山脚下是一片连绵起伏的山岭,土堡和木屋聚集在地势平坦的山谷上,低矮的山头也有零零散散的房屋分布,山的半腰是一阶高过一阶的庄稼地,此时正值秋收,深绿色的山间,金黄的稻子点缀在其间。
来到寨子里,老者把他们带到晒谷场,这处占地不算大的晒谷场险些容纳不了一千三百户乡民。
“这是我们寨主,姓刘,他也懂中原话。”老者介绍。
韩乙问好,他再次示好:“刘寨主,我们这儿有好几个大夫,你们需不需要大夫给寨民治伤?”
“我们寨子里也有大夫,不过多几个大夫帮忙也不错,那就有劳了。”刘寨主说。
韩乙转身离开,他带着衙役去喊大夫。
刘寨主询问他们逃到梅州的缘由,曲丁庆一五一十地全盘托出,并言明等胡虏军队离开,他们就带潮州乡民回去。
“胡虏军队什么时候离开?潮州远离中原,再往南也没多少地方了,朝廷军队还往哪儿逃?依我看,胡虏不把朝廷残余势力杀光,是不会折返回中原的,你们留在这儿的时日可长也可短。”刘寨主说。
曲丁庆咂摸出他话里的意思,他恍然道:“之前你们提出的条件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