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 全文完(6/36)
人都盯着他瞧。进二进院,一个不足他腿高的小姑娘舞着一把小木剑在地上画圆圈,他一眼就认出她,她三岁多了,长得还像她那个爹。“小叔。”晏平喊一声,眼睛却盯着杜甲。
“你爹呢?你大伯回来了。”魏丁问。
“我爹……”
“在这儿。”韩乙拉开门,手上还抱着一个光屁股娃娃,他盯着杜甲,脸上有了笑意,“你还活着啊!可算回来了。”
“这是你儿子?”杜甲问。
“对,这是老二,五个月了。”韩乙笑着说。
等丹穗从藏书阁回来,韩乙和魏丁已经带杜甲在武馆和私塾转过一圈,如今的私塾和武馆都扩大了,新建的四排土屋是从潮禹县、邑平县和邑南县过来的学子住的,这些人一部分前来是为念书,一部分前来是为学武,他们离家远,只能住在这里,一个月回去四天。
“你们动静搞这这么大,就不担心引起上面人的觊觎,这儿有书院有武馆,这可是不小的政绩。”杜甲问。
韩乙笑一声,说:“敢惦记的人已经去见阎王了。”
杜甲想起在门外听见的对话,据他所知,曲丁庆可没老家,回乡探亲可能就是个幌子。
“你们整得挺好。”杜甲这下没什么担忧的了,他点头道:“不错,不错,你们过得不错。魏丁,你二哥都有儿有女了,你呢?娶媳妇了吗?”
魏丁摆手,他起身躲避:“二嫂来了。”
“大哥。”丹穗喊一声,“老五,去喊你姐,她在厨房估计还不知道大哥回来了。”
“飞雁也还跟你们住在一起?她没嫁人?”杜甲问。
“没有,我们兄妹三个住在一起,就缺你了,你不走了吧?”韩乙问。
“要走,我在江西杀了个大贪官,等风头过了,我就离开。”杜甲坦坦荡荡地说。
“有麻烦吗?我这儿有空户籍,给你搞一个。”韩乙不假思索地问。
杜甲瞥他一眼,“多给我来几张,我还有几个帮手,他们过几天就来。”
“行。”韩乙答应。
丹穗啧一声,这日子过得真够精彩的。
——全文完
海面上又出现新船,渔民们拖网卖鱼的身影也出现在集市上,有了鱼获,有了禽类,有了农货,潮安县的集市活了过来。
九月中旬,韩乙收到一封信,信从上京寄来,写信人是杜甲,他告知韩乙要做好准备,朝廷把潮州划归江西行省管辖,归广东道宣慰司节制,而朝廷任命了一个新宣慰司过去上任,宣慰司是胡人。
信比拖家带口来上任的宣慰司来得快,韩乙收到信之后,他跟曹师爷和丹穗商量,决定率先投诚,免得宣慰司在潮安县另安排县令。
恰逢秋收,秋收过后要交粮税,韩乙不知新政赋税多少,他先写折子朝宣慰司府递交,最后落笔的名字就是潮安县县令韩乙。他赌的就是前朝官员的名单在战火中被毁,他能冒充前朝的潮安县县令。而他愿意主动配合府衙的工作,借此赌宣慰司能否看在这一举动不让他卸任。
同时他也做好另一手准备,如果宣慰司在潮安县另任命胡人县令,新县令来了他就把人抓起来关起来,过个一两个月就以水土不服报病亡,再有新县令就继续抓继续关继续杀。
“韩大人,县里只余九百六十三户乡民,你怎么还往上报一千零三户?”曹师爷找到韩乙,他提醒道:“你忘了?差的这四十户死了男丁,只余妇孺,不用交税。”
“我知道,这四十户的粮税由我出,余下的不用你管。”韩乙留四十个户籍是为以后做准备,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