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4/28)
魏母确实合适,她性格严谨,不会贪墨,而且对数字极为敏感,正适合管钱。“还有一事。”魏倩补充,“各地钱庄开起来之后,钱庄的账目,每月需呈报郡府核查,以防有人中饱私囊。”
众人皆应诺。
郡丞又问,“若是各地豪强纷纷效仿,也开起了钱庄?他们将钱庄借贷利息弄高,或直接卷款跑路,到时百姓叫苦不迭,我们也会受到波及吧?”
魏倩早有准备,她翻出早已修订的《商律》,“凡开设钱庄者,须向官府登记,缴纳保证金,违者以欺诈论处!罪名的大小,按金额的多少来算。诸位不必担心,之后的报纸会经常着重贴出这些律令。如果他们地方官府应了,那就是他们的事情,犯法了是有连带责任,不关我们的事,不必忧心。”
魏倩再拿出大梁的规划图,“如今大梁繁华,旧城已经落伍了,你们应该想办法将此地重新建设。”
她让人把木架推出来,魏倩站在郡府议事厅中央,身后的木架上悬挂着一幅巨大的《大梁新城规划图》。
图上线条分明,区域划分清晰,与汉初常见的杂乱城池截然不同。
她在大梁是有一言堂的能力的,在朝堂或许还得跟人争辩,大梁无人敢驳斥她。
“诸位请看。”她执起一根细竹竿,点在图纸中央,“大梁旧城街道狭窄,房屋拥挤,一旦失火,整条街巷皆成焦土。且商贾与民居混杂,车马难行,货物运输极为不便。”
她的竹竿移向新城规划区——
“我设新城,该拆迁的就拆迁,就说官府给他们造新房,多用的地给予补偿。新城将分四大区域:官署区、商贸区、民居区、工坊区。各区以大道相连,互不干扰,却又彼此呼应。”
魏倩指向图纸,“官署区设于城北高地,背靠山势,易守难攻。郡府、钱庄总号、驿馆皆设于此,便于政务处理。此区道路宽阔,可容四辆马车并行,两侧栽种松柏,显威严肃穆。”
“商贸区位于城东,临近汴水码头,货物运输便利。此区设市与坊。市为交易之所,分粮市,布市,器市等,同类商贩集中经营,方便比价。坊为酒楼、客栈、茶肆,供商旅休憩。”
她又指向旁边一片方格,“这一片划为商业区,所有商铺按行业划分——布市在东,粮市在西,铁器、漆器、陶器各占一坊,避免混杂。”
郡丞疑惑,“为何要分得如此清楚?”
魏倩解释,“同类商铺集中,买家比价方便,商人竞争之下,货品会更精良,价格也更公道,还便于管理。”
“相国高见。”
魏倩的竹竿在商贸区边缘一点,“此处设货栈,商贾可租用仓库存放货物,按日收费。”
上面一张嘴,下面跑断腿,下面的官员擦了擦头上的汗,他们感觉到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这得忙成什么样啊。
魏倩并没有管他们,她就是要给这些人说清楚明白,“你们都拿笔记下来,如果办不好,谁的责任我就找谁的事,这一边民居区——安居之所。”
“民居区在城南,按里坊制划分,每坊设坊门,夜间关闭,由坊正管理治安。坊内道路纵横,宽窄适宜,既防火又通风。每坊中心设水井、公厕,并预留空地,供孩童玩耍、老人闲谈。”
她顿了顿,补充道,“房屋统一采用砖木结构,屋顶覆瓦,防火防雨。贫富混居,但富户可购地建院,贫者则赁屋而居。”
“每个坊内设水井、公厕,坊外修排水沟,污水不得直排街道。”
魏无知皱眉,“公厕?百姓家中自有便桶,何必多此一举?”
魏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