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各自的立场(2/3)
仰仗着他。所以赵立春选了两个人,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天生的对头,永远合不拢的那种:高育良和李达康。
其实从吕州的时候,他就开始留意这两个人了。吕州那次合作,不过是赵立春暗地里做的一次试验。结果让他很满意:效果出奇的好。
要是将来这两个人能搭档起来,主持汉东的工作,那他就算离开了汉东,也能在北京遥控指挥。因为这两个人在工作中肯定会产生分歧,而他作为老领导,在汉东根基深厚,完全可以借着调解他们关系的名义,继续插手汉东的事务。
只要能让汉东的那些管员都明白赵立春还掌控着大局,那些他不在时流失的权力,就能乖乖回到他手里。
虽说赵立春人不在汉东,但他的心可一直在这儿,他依旧是汉东的老大,那个说话算数的人。
所以今晚这场会议,他得保住李达康。要是“高李配”组合不成,那他这么多年的辛苦经营可就打水漂了。不管谁和高育良搭档,只要能让他们俩之间的矛盾一直存在就好。只有这样,汉东的平衡还得靠他来维持,他才能坐稳那个位置。
这就像个三角形,赵立春是上头那个角,高育良和李达康就是底下的两边。没了赵立春这个角,他们俩可撑不起汉东这片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赵小惠知道老爹的心思,她说:“要保住李达康,关键还得靠祁同伟,我去跟他聊聊。”
赵立春心里跟明镜似的,不然也不会把在北京的女儿叫回来。
很多时候,胜负还没分呢,就得用点手段来帮帮忙。
赵小惠就是赵立春手里的一张好牌。
赵立春今晚的目标很明白,就是要保住李达康。大家心里都清楚,林城市的问题该怎么解决。林城的改革成果不能丢,这既是为了李达康,也是为了赵立春自己。要保住李达康,上下得配合默契。
上头就是上级组织,林城的问题肯定得解决,但怎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得给上级一个说法。下面就是跟这事有关的所有人,只要下面的人安抚好了,上面也就好交代了。毕竟汉东的领导班子要是团结一致,上面也会考虑他们的意见。
至于要抓谁、杀谁,赵立春没意见,高育良和祁同伟只要提出来,他立马签字。但有一条,林城不能降级成林城县,李达康也不能被这事牵连。这就是赵立春的底线。
夜已经很深了,但汉东的办公楼里,会议室还亮着灯。
李达康是第三个到的,比平时还早了点。这点时间差没人注意,因为开会前大家通常都在自己办公室等着,等秘书通知才进会议室。一般来说,“三驾马车”会来得更晚些,他们会提前碰头。现在他们可能还在聊天,这段空档也让其他人交流交流。
通常呢,重要的事情开会前就通知了,小事情就留给手下人处理。一个省的大事小情经过层层筛选,最后到省里的都是大事或者人事变动。
今晚就是这样,大家都知道接下来要聊什么。之所以紧急开会,是因为这事又突然又重要,得连夜拿出办法,不管结果怎么样。
哎,今晚上这个会议,说白了,讨论怎么处理那些跟“林京隧道枪击案”扯上关系的人,其实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要给这事下个定义,这才是重中之重。
因为只要把这个事的性质定下来了,
后面该怎么做也就水到渠成了。
这一切,都是有法律条文撑腰的。
所以这次的会议,
更像是给这案子做个宣判。
这十一张票,
可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