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再改漕运(2/3)
十里" 的红笔批注。户部侍郎突然剧烈咳嗽起来,象牙朝笏在手里捏得发白:"公主殿下,这运河要横穿微山湖湿地,光是迁坟就得..." 话音未落,工部郎中已展开账本:"单是征调民夫的口粮,每月就得耗银八千两!" 殿内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议论,恍若惊蛰后的蜂群。
林璃将鎏金手炉往锦垫上重重一搁,清脆声响惊得众人噤声。她取出叠得整整齐齐的密信,信纸边缘还带着南海的咸腥气:"闽浙总督刚送来消息,英吉利商船从广州到天津只需二十日。而我们的漕船," 她冷笑一声,"从苏州到通州,竟要走足四十五天!" 信纸在舆图上展开,赫然是英国蒸汽货轮的结构图,"若不想让我大清的火器困在江南,就得学洋人修运河!"
陈廷章盯着图纸上标注的混凝土驳岸,苍老的手指微微发抖:"可这洋人的 ' 钢筋水泥 ',我们..."
"已经让景德镇窑口试制了。" 林璃打断他的话,取出块青灰色样品,"掺了火山灰的特制陶泥,浸在水里三日都不化。" 她环顾殿内苍白的面孔,凤目扫过每个官员的眼睛,"半月后,钦天监监正会带着测绘队南下。至于运河工程..." 她将象牙签狠狠插在宿迁位置,"就由陈大人和留洋归来的詹天佑共同督办!"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在林璃的坚持下,众人虽仍有疑虑,但也只能点头同意。于是,漕运改革二期工程,正式拉开帷幕。
为了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林璃亲自前往江南,监督工程进度。江南的夏日,骄阳似火,酷热难耐。工地上,数千名工人正在忙碌地劳作,他们有的在挖掘河道,有的在搬运石块,每个人的脸上都挂满了汗水。
林璃身着素色长裙,头戴斗笠,穿梭在工地上。她仔细地观察着工程的每一个环节,不时与工匠们交流,询问工程进展和遇到的问题。工匠们看到公主亲临,都备受鼓舞,干活更加卖力。
然而,工程并非一帆风顺。在开凿人工运河的过程中,工人们遇到了重重困难。地质条件复杂,岩石坚硬,挖掘进度缓慢;而且,天气炎热,疫病时有发生,许多工人病倒在工地。
面对这些问题,林璃没有退缩。她一方面组织工匠们研究新的挖掘方法,提高挖掘效率;另一方面,派专人去采购药材,为工人们治病。同时,她还下令改善工人的生活条件,增加食物供应,发放防暑用品,让工人们能够安心工作。
就在工程逐渐走上正轨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天,工人们在挖掘河道时,突然发现地下有一个巨大的空洞。他们小心翼翼地进入空洞,竟发现里面藏着大量的军火。这些军火,种类繁多,有火炮、火枪、弹药等,虽然大多已经生锈,但仍能看出其威力。
“公主殿下,不好了!” 一名工匠匆匆跑来,向林璃报告了这个惊人的发现。
林璃听闻,心中一惊,立刻跟随工匠来到了发现军火的地方。她看着眼前堆积如山的军火,脸色变得十分凝重。“这些军火,究竟是何人所藏?为何会在这里?” 她心中充满了疑惑。
经过一番调查,林璃终于发现,这些军火竟是八爷党残余势力遗留下来的。当年,八爷党妄图谋反,秘密囤积了大量的军火。后来,八爷党失败,这些军火便被他们藏在了地下,企图日后东山再起。
“好啊,没想到这八爷党残余,竟如此顽固!” 林璃咬牙切齿地说道,“如今既然被我们发现,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于是,林璃将手按在腰间镶铜错银的火铳上,望着满地用油布严密遮盖的西洋燧发枪,眸光如淬了冰的寒刃。她旋即展开绣着蟒纹的明黄令旗,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