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控制舆论(3/3)
已总结出诸多科学规律。我们应相信科学,而非轻信谣言。" 她特意提到江南的桑基鱼塘:"就像我们祖辈利用水网养鱼种桑,科学也是另一种智慧的传承。"文章发表后,在民间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茶馆里,识字的先生摇头晃脑地念报,不识字的百姓托着下巴听得入神。苏州的绣娘将文章内容绣成帕子,上面的黄河改道图栩栩如生;扬州的书商连夜赶印白话版的解释手册。然而,保守派并不甘心失败,他们在《京报》上发表反驳文章,用《周易》中的卦象论证 "天道有常,不可妄动",甚至编造出 "公主被洋人蛊惑" 的荒诞故事。
"公主殿下,保守派在《邸报》上攻击您,说您崇洋媚外,妖言惑众。" 苏锦拿着最新一期的《邸报》,气愤地说道。报纸边缘还沾着墨迹,显然是刚从报坊取来。
林璃却镇定自若,将西洋显微镜下的水滴标本放在窗前:"他们越是着急反驳,越说明我们戳中了他们的痛处。苏锦,把绿萝卫收集到的证据整理好,是时候让百姓们看看这些人的真面目了。" 她拿起朱笔,在证据清单上重重圈出关键人名,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一道彩虹斜跨紫禁城的飞檐。
很快,绿萝卫收集到的证据被整理成详细的报告,呈现在《邸报》上。报告中,不仅揭露了保守派官员与富商勾结的事实,还列出了他们资助散布谣言的具体金额和地点。随文附上的,还有暗探冒死绘制的联络图,以及关键人物的密信原件。百姓们惊讶地发现,平日里道貌岸然的乡贤,竟在密室中商议如何煽动民变。
"难怪那些腌臜话传得比柳絮还快!敢情是有人在阴沟里搅混水!" 邸报一经传阅,满城哗然。茶肆里,老者将泛黄的《守正论》撕作雪片;白鹿书院中,青衫学子们争得面红耳赤,墨砚打翻也浑然不觉。更有热血儿郎扎起青巾,打着竹板穿街过巷:"莫听风言莫盲从,昭昭明镜照奸凶......"
扬州盐商的朱漆大门前,百姓们举着 "利欲熏心" 的白布幡,声浪震得檐角铜铃乱响。黄浦江畔的江南制造总局内,工人们连夜赶制精巧的蒸汽轮机模型,铜质叶片在日光下泛着冷光。
"公主殿下真是火眼金睛!" 金陵铁匠铺里,新锻的铁犁上凿出 "格物致知兴百业" 的阳文。舆情如骤雨初歇后的江水,迅速调转流向。原本鼓吹 "奇技淫巧" 的文章沦为笑柄,支持新政的呼声却如春潮般涌来。那些幕后操弄的朝中老臣、商贾巨擘,很快便被革职抄家,锁入刑部大牢。
这场不见硝烟的舆论战,以林璃的全胜告终。但她深知,保守派绝不会就此罢休。更漏声里,养心殿烛火摇曳,她凝视着满墙舆图上的红点 —— 那是新立的格致书院、机器工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