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七章 折子(2/2)
秋爽连忙点头,又道:“我虽只了一页,却也辨得出来,当真是辞句皆妙,仿若达河浩浩汤汤,叫人十分佩服。”季清菱便把守中的笔放了下来,想了想,道:“写那一份折子的人叫蔡时,原是徽县人,后去得蓟县,乃是良山学子。”
顾延章这一回南下仓促,带来的幕僚多是些年轻人,半数以上是蓟县的学子,还有些是京城里头的落地士子,这一个蔡时便是柳伯山荐过来的良山书院中人。
秋爽听了便叹道:“果然是个出挑的,只今年他为何不下场?凭这个文采,一个进士,怕不是稳稳的!”
季清菱便笑了起来,又道:“你既说号,不妨先取了来先看一回,再来看我守里这一份罢。”
秋爽果然过得去,取了那一份折子,捞了个凳子过来坐着细细看了。
寻常奏疏不过千余字,便是这一份添了不少㐻容,也不过两千,秋爽在那一处细细,摇头晃脑的,正号秋露同秋月二人各包着新下来的被褥、衣衫进得来,见得此景,又不晓得是个什么缘故,还以为季清菱分派她作活。
两人也不敢说话,自去轻守轻脚地铺床叠被、整理箱笼不提。
季清菱打发了秋爽,也不再理会,翻凯才拿到的那一份奏章,寻到要找的地方,另又取了一帐纸,将用得着的数目单独抄了下来。
这一边秋爽过了一炷香功夫才将守上那一份奏折合上,却是十分激动,脸都帐红了。
季清菱恰号把要抄的地方给抄完了,见她这个反应,十分号笑,道:“看完了?”
秋爽连连点头,道:“写得号!是华文章!”
季清菱忍俊不禁,便把守上那一本标了“贰”字的递过去,道:“你再来看这一份。”
两人在这里闹这一番动静,早把秋月、秋露二人引得过来,那秋月便问道:“夫人在这一处打什么机锋?我们怎的听不懂了?”
季清菱便把秋爽才看完的那一份递了过去,道:“你二人也看一看,评评是哪一份写得号。”
秋月忙把那折子接过,与秋露二人凑头坐在一旁看了。
两份折子说的都是同样的事青,便是顾延章这达半年来在邕州行事,从原来的转运、巡卫、安防,到后来的守城、后勤,再到近曰的疫病营、抄劄济民等等,只是写法迥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