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第 18 章(2/3)
谢文济端着面碗高高兴兴走了,他书房里藏着拿猪油和萝卜干的酸藕丁,炒好了放凉再放进小酒坛子里,只要不是夏天,搁在阴凉的地方能放四五天。每次饿了去厨房弄吃的,不管是米粉还是面条,加一勺猪油酸藕丁就什么滋味都有了。自己和唐全一人一大碗,吃完了把碗洗完了放回去,第二天谁也不知道。
“老二找你要吃的了?”
谢文济以为自己偷吃得神不知鬼不觉,其实谢九九一看春儿端回来一碗多一碗少的面条,就知道肯定是谢文济也去厨房了。
“二少爷从去年起身体越发的好了,姑娘忘了前几年你是怎么不经饿了的,吃多少都没够,天天夜里去厨房找东西吃,陈妈妈都被你吃怕了。”
抽条长个子的时候就是饿得快,好像吃多少都填不满肚子,隔不了多久就饿了。
谢九九现在想的不是这个,云客来的事告诉了谢文济,是想告诉他家里的事没有那么简单,他跟自己一起操心是天经地义的。
但又怕他操心太过积在心里成了心病,那就过犹不及了。这会儿见他还有心情肚子饿,还知道去厨房偷摸寻东西吃,谢九九就彻底放心了。
“行了,不管他了,快吃。”
谢九九拉着春儿坐下,两人呼啦呼啦没多会儿就把面条给吃了。吃饱了洗个脸洗个手再躺下,肚子里有食,睡都睡得格外香甜。
吃了面条踏踏实实睡过一觉,昨天还觉得事堆着事恨不得一夜愁白了头。
今早听见窗外的鸟叫声,和陈妈妈嘀咕昨晚上剩的酸菜蒸肉怎么都没了的动静,压在心里那口郁气不知不觉就散了大半。
谢九九不再急着给云客来改头换面,又或是大张旗鼓的跟人说云客来要薄利多销,要给菜品降价了。
真要是这么干了,本来还能维持的生意,用不了几天就得关门歇业。这事干不了那就不干,摆在一旁缓一缓,先去忙别的事。
“老二,老二!让你去打听哪儿有愿意去私塾教书的先生,打听得怎么样了,问着没有。”
谢文济前两年一直在县里一个私塾先生那里读书,读得好不好的不好说,反正那老秀才私塾开了二十多年,拢共教出来几个秀才公和一个举人老爷。
那举人老爷按理说也不是他教出来的,只不过小时候启蒙的时候在他那私塾里读了两年书,之后一家子就搬去府城了。
后来人家考中举人回乡祭祖设宴,倒是没忘了这老秀才。把人请去做了宴席的主桌主位,又送了好些东西去老秀才家中,算是全了他这个当老师的面子。
之后县城的人在提起老秀才的私塾,一说就是他教出来过举人老爷。但要说真有什么本事,反正谢九九已经在给谢文济寻摸新的私塾了。
“问了。”谢文济隔着书房朝外开的这扇窗,跟站在外边廊下逗奶狗的谢九九说话。
“本来是跟我们私塾的同学问,他家以前光是西席先生就请了仨,没一个能教他超过三个月,都嫌他太笨了。”
“也不知道怎么被我们先生知道了,前两天专门把我叫过去,问我是不是有这么一回事,还说要是没找到合适的先生,他愿意去。
要是过去的话,想要把师娘和家里两个小孙儿都带上。若是可行,他过段时间就能把现在的学生遣散,关了私塾。”
谢文济说起这个脸上的表情奇怪得很,他是不喜欢族里那些人,可事关读书的事,他又没法昧着良心把这么个老爷子弄过去糊弄村里的孩子。
“我暂时给糊弄过去了,说我马上就有姐夫了,他也是读书人,这事得跟他商量了才能定下怎么办。姐,我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