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40(6/28)
高州和京城的回信都没到,跟我一起去书院看看?”“我?我行吗。”向来什么都不怕的谢九九,难得有些紧张。读书人的地方听着都觉得矜贵。
“书院里的学生一大半都是成家了的,再是说书院是读书的地方不能分心,人家家里人难道就一次都不去看看?”
书院在书院靠外侧留出一块地方围起来,里面建了一排小院子,就是专门给跟着学生一块儿来的家眷住的。
“住过去前三天不收钱,还想继续住,一天光是房费就比府城最好的客栈还贵。”
三天,足够家眷把书院看一遍放心回家。高昂的房钱也能让绝大部分学生的家眷不会留下来,真花得起这份银子的家里各个有产业,再不放心还能把家给抛下,就留在书院陪读?
要不说读书人精明起来才是真的鬼精鬼精的呢,这就属于又做了好人,又把人家想要跟着去书院读书的念头都掐得死死的,还没法说书院半个不好。
“那行,今晚上跟娘说一声,今晚上把东西收拾收拾,明天就去书院。”
第33章 第33章我是不信我自己
谢九九从来不亏着嘴,住在小院这些天,天天都要带着春儿去市集上逛。
就这么十来天的时间,光是山里养的黄皮鸡就买了一笼。还有二两左右大小的刀鱼,明明已经过了吃刀鱼最好的时节,也不知道是怎么存下来的。
刀鱼买回来清蒸,蒸熟了放点姜丝葱丝和豆豉,再拿热油一泼,谢九九一口气能吃三条。
关氏当年是当做瘦马养了好些年的,养作瘦马的女子想吃饱是不可能的,要的就是那股子弱风扶柳的劲儿。
跟了裴老三,没生裴元之前关氏也从不敢肆意吃上一顿。
没法子啊,一个给人做外室的漂亮女子,要是抓不住眼前这个男人,用不了多久一定会被转手卖去更下九流的地方去。
后来有了儿子以后,倒是过了几年安心的日子。可随着儿子慢慢长大,裴老三说什么也不提把儿子认回裴家的事,关氏要操心的事情就更多了。
心里总压着事情,就没心思讲究吃穿。厨房里的活儿以前都是巷子里一婶子在干,每天过来做两顿饭。后来唐寡妇住过来,就归唐寡妇做。
饭菜做得绝对不难吃,但比起谢九九这个从小在云客来混大的姑娘来说,还是没有可比性。
连着吃了好一阵,不说裴元和春儿,就连关氏身边的丫鬟和唐寡妇都说不能再这么吃了,再吃都该积食了。
拿手艺把关令仪哄得顺顺的谢九九,见火候差不多了也不再一个劲的投喂。再加之明天就要去书院了,今儿干脆做一顿清淡些的。
白天让丫鬟出去买了好些土鲫鱼和一个老大的白萝卜回来,晚上就做了一道萝卜丝煮鲫鱼。再从厨房的坛子里夹些酱黄瓜和糖蒜出来,就够了。
鲫鱼先用猪油煎,把鱼皮煎得两面金黄,再放水去煮。等把鱼汤煮得奶白了,连鱼皮都煮出虎皮状了,再把切得细细的萝卜丝放下去。
萝卜丝放下去得煮透,鱼汤的鲜香和鱼肉的嫩搭配萝卜丝微微的清甜,大夏天的个个都吃得满头汗,都停不下来。
最后剩下半锅子汤拌清水面,一人吃上小半碗就饱饱的了。
吃过了饭,谢九九跟关氏说两人明天要去青松书院。
这段时间对关氏来说尤为重要,她嘴上虽没有说过什么,但她明显非常依赖裴元,连带自己这个本不满意的儿媳妇,也一句不好听的话都没说过。
这会儿听谢九九说两人明天要去书院,下意识就皱了皱眉头。但多余的什么都没说,只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