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90(6/30)
到表少爷会这么说,姑小姐也说您带着表少奶奶和小小姐,就这么去府里肯定不乐意。所以专门叫人收拾出一个宅子来,说是这都年底了就先住下,等明年开春表少爷金榜题名之后,到时候再去找更好的宅子。”
到地方的时候确实已经都收拾好了,屋子里连火炕都是热的。
除了宅子还有两房仆人连同卖身契,门子一起给了谢九九,来接人的都被专门嘱咐过,有关宅子里的东西直接给谢娘子。
关令仪给安排的宅子离关家不算近,坐马车大概要走半个时辰才能到。
但谢九九和裴元都很满意,刚到京城没必要非借住在亲戚家里,还是裴元跟关家这么敏感的关系,就这么不近不远的处着最好。
“等收拾好了,再带
上东西去关家拜见老太太,要是人家非要留咱们就陪着母亲和老他太住几天,要是不留咱们就回来,马上要过年了,我这还不知道去哪里买年货。”
宅子说是两进,但其实在谢九九看来算得上三进还有富余。
一进门就是一排倒座房和空着的马棚,现在关令仪给的两家仆人都住在前面。还有两间小的空出来的,正好曹勇跟高义一人分一间。
绕过影壁才是一进前院,周正四方的格局,正好能留给谢有粮、潘掌柜和大头夫妻。这一路往京城来幸亏有几家人一起作伴,要不然路上更加枯燥乏味。
穿过前院,沿着游廊就能直接走到后院,后院不大,一家三口加上春儿住下绰绰有余。
后院正屋两侧还带着左右角房,角房两侧都开着门洞,再往后走还有一排后罩房,收拾收拾一半做库房一半做厨房,宽敞得很。
这样的宅子你说二进,确实正经的院子就只有二进,倒座房和后罩房跟院子都只隔了一条窄窄的过道。
但其实能用上的地方,跟官宦人家三进带后罩房的大宅子也差不了多少。京城有钱人家多,建宅子的时候不敢僭越又不想住得逼仄,就想出这样的办法来。
“那你不用操心了,我去厨房看过了,里面没准备多少吃的,肯定得去关家过个年。”
裴元先去前院看了一趟,潘掌柜说什么都不肯住前院的正屋,就跟谢有粮住了东厢,两边的次间一人一间倒也合适,西厢留给大头和他老婆也正好。
“行吧,那这次就是我跟着裴老爷出去见见世面,见见正经的世家大族到底是个什么排场,正好为以后也做做准备,到时候不给裴大人丢人。”
谢九九知道肯定得有这么一遭,也不过白问一句。确定很有可能要去关家过年,便装腔作势拍了拍身上并没有的灰尘,一副无可奈何的架势站起身来,进屋去收拾东西。
第83章 第83章关家
京城,关府。
老太太庞氏三年前把流落在外的女儿给找了回来,原本病得一日比一日重的人,先是熬过当年冬天。
甚至在裴元背着她回了容县那天下午,还在颐寿堂把关家大老爷关如璋拿拐杖打了一顿,非说他心眼小,小得容不下外甥和亲妹妹,当即就要收拾东西,说要带着关令仪从关府搬出去。
大夫人冯氏一边帮着老太太念叨丈夫这事办得不行,一边又要转过头来哄小孩儿一样哄着庞氏,总不能真让老太太带着刚找回来的大姑子走了,那成什么样子了。
冯氏是关家当年在岭南给关如璋找的妻子,都说瘦死的骆驼比马大,这话本不错。流放的路上关家确实吃尽了苦头,但到了流放地之后,一家子也就安顿下来了。
冯家是当地的大户,冯氏是家中庶女。要是搁以前关家风光的时候,冯家的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