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100(12/28)
之后裴元便顺势按住了沈霁的手,以防这小子再跑了。“我让曹勇高义和关杰跟你回去一趟,把客栈里的东西收拾收拾,今晚上就搬过来。”
“不用,我找的那个客栈还算清净,再说住了这么久都习惯了。”
沈霁就怕裴元会要留自己住在家里,前院本来就已经住了潘掌柜他们,自己还带着书童丫鬟和两个仆从,要是再搬过来像什么话。
“习惯什么习惯,我还不知道你。清净是因为刚过完年,等再过几天试试,那些个举人们能吵得你晚上睡不着。”
裴元小脸一绷,不管沈霁还要推辞抬手指向沈凤岐,“小子,愿不愿意来你谢姨家住。”
“裴叔父,我娘都跟谢姨商量好了,今晚上她俩一个屋睡,让您跟我爹睡书房。”
沈凤岐当然愿意留下来,客栈有什么好的,客房收拾得再舒服也没个自由。偷溜出去玩儿,也不像家里出了门就都是相熟的玩伴。
再说客栈里人多眼杂便是能出去,沈凤岐也不愿意出去。沈霁总要出门跟别的举人往来交际,客栈里就只有母亲和妹妹,沈凤岐得守着她们。
裴元一听他这话就乐了,再不管沈霁还要啰嗦什么太麻烦了,就起身让关杰和高义去套马车,又转身嘱咐大头晚上准备些老家的菜色当宵夜。
夫妻之间嘛,偶尔分开睡一夜也不是什么特别难过的事情。书房里什么都有,裴元搓搓手已经开始琢磨晚上应该准备一坛还是两坛子酒了。
老友相聚最是欢喜,这一夜后院正屋和厢房的灯都亮到了半夜才熄灭,第二天谢九九便张罗着把西厢给沈霁一家子给腾出来了。
阿满和沈清蘅搬到东厢的书房里住,除了春儿陪着还有沈清蘅的奶娘一起住。
书房挪到前院空着的正屋,西厢留给沈霁和于氏夫妻二人,沈凤岐因着年纪半大不大了占了个便宜,他自己一个人住西厢的左边次间。
两家以前就一起在鹿鸣村的老房子里一起生活过,现在又住到一起,没人觉得有什么不合适的,包括潘掌柜谢有粮他们也觉得这样挺好。
裴元把书房搬到前院正屋之后,他们有空没空也乐意去书房溜达两圈。之前书房在后院,东家一家人又住在关府,他们有时候想去书房借本书,也不好直接往后院去。
现在书房搬到前院,谢有粮是去得最多的。当账房不识字不行,当年谢九九给他找的老账房除了教他记账也教他识字念书,时间长了谢有粮也有了看书的习惯。
对此最高兴的是沈霁,当年在鹿鸣村当教书先生的时候他还教过谢有粮。这些年两人极少见面,但见了依旧一个是先生,一个是学生。
沈霁给他找了好些书出来,一册一册拿给他看。看完一册需到他到自己跟前回课,说清楚都从书里看明白了什么,才能换新的一本。
两家人现在一起住在后院,虽挤了些却也热闹。
等过完大年十五出了年,于氏一再坚持要给谢九九银子当做伙食费,谢九九则说什么都不肯收。
实在犟不过了,谢九九干脆把阿满往于氏怀里一塞,“谁说于姐姐住进来就是占了我的便宜,你能帮我看着这活祖宗,我就谢天谢地了。”
沈家要在京城置办宅子不难,难就难在眼下什么都定不下来。总要等沈霁考完,考中了进士又确定要留在京城为官,才好挑选宅院。
到那时来京城赴考的举人该离京的离京,该赴任的赴任,人少了房价也能便宜些。要知道沈霁来京城住在客栈没租个小院子,就是因为赶考的人太多他又到得晚,实在舍不得花那冤枉银子了。
“怎么今天又要出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