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章】(3/30)
里连坐堂的老爷都没有了,都是佐贰官在支应着。传着传着流言就变了样,本来挺好一件事不知道怎么就成了陛下年迈要替太子提前把江南官场收拾一遍,以防江南的读书人和官员日后势力壮大。
偏生抓人抄家这种事,又不可能说真就一干二净清清白白,圣驾回京没多久,就有个妇人带着两个孩子进京敲登闻鼓。
说是锦衣卫和刑部的人罗织假证据诬告她家老爷,如今她的丈夫和弟弟都已经死在牢里了,家中所有财物能抢的也都被抢了去,她实在是没活路了,才带着两个孩子来京城敲登闻鼓告状。
事情是事实,但也不完全是事实。这母子三人就是江南那边推出来的一个引子,很快南边的豪富们又往京城送了万民伞和助饷银,替这次被抓的那些官员求情。
万民伞是要告诉陛下,江南的民心不能动摇,而南北距离这么远,谁来替朝廷安抚老百姓的民心,还不是他们这些本地的官员和富商乡绅。
贪没贪?肯定贪了。有没有作恶乡里?肯定不会干净到哪里去。但再不干净老百姓眼下还有口饭吃,每年从江南收上来的赋税钱粮也还有那么多,真要是把整个江南给弄乱了,到时候吃苦的还是老百姓。
助饷银更直接,明明白白告诉陛下,整个天下的军饷粮饷有多少是从江南出的,朝廷和陛下心里得有个数。
抄家抄得再狠不是本事,银子和买卖都是活的,都是需要人去做才能把银子赚回来的。真把江南这些官员和豪富都赶尽杀绝,边关的粮饷恐怕也要跟着告急了。
看着朝廷和江南你来我往的斗争拉扯,谢九九在家忍不住跟裴元咋舌。都说整个天下都是陛下的,如今一看哪儿就他一个人的了,还不是处处都要受人制衡掣肘。
查个官场贪污都弄得虎头蛇尾的,如今诏狱里还关满了的犯人,要想一个个的定罪,还不知道要扯皮扯到什么时候去。
不过好在这事跟裴元关系不大,裴元的调令已经下来了,镇江府知府,正四品,一府之长实打实的高升。
镇江府离南京不远,更重要的是所辖之地是漕运十分要紧的地方,长江和运河交汇处,不管是漕运还是商人往来都非常繁杂。
裴元这一路跟着处理漕运上的事了解了不少,本身又是从下面一步一步考上来的,身为三元及第的状元郎,把他摆在这个位置上不算委屈了他。
离京那天是个大晴天,谢九九这边来送行的人除了老潘、谢有粮、大头这些人还有春儿,春儿最终还是决定留在京城,因为她明白谢九九没有自己,还是会有办法在新的地方把新的云客来开起来,而自己心中更加放不下的,是状元楼和在状元楼里讨生活的这些人。
“大娘子,到了地方千万记得给我们写信,要是缺人手也要跟我们说,有粮已经带了徒弟,等把徒弟带得差不多了,他就跟过去帮您。”
“知道了,你们就踏实守着铺子,要是有什么棘手麻烦的事就去找关大人,两个关大人都能找,别怕麻烦。能用人情解决的麻烦,都不算麻烦。”
裴元那边则显得更冷清些,关如璋已经带着关令仪和丁忧的关平业和整个大房回老家去了,留下来的只有关如琅和关宁业,甚至连杨氏都带着关继业和小女儿回了老家。
今天来送行的就只有关宁业和小冯氏,关如琅在东宫走不开,好在舅甥俩也把该说的都说了,这一次不见面也不妨碍什么。
“到了任上一切小心,有什么事可以去找锦衣卫千户所,镇江的漕运要紧,我们在那里有人。”
“知道了,你留在京城也要小心,小舅舅为了东宫什么都能豁得出去,你在后面能拉就拉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