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赐婚(2/3)
说起来,常娘子出事当晚正值端午佳节,青岑想,只要能提前支开她,令她不与常昊林同行,便能留得性命在。
青岑打定主意,便道:“原来是常娘子,哥哥放心,我素日同她有些交情,明日我就给她下帖子,请她端午那日一起逛街游玩,届时你们也好有个说话的机会。”
其实即便庭桉心仪的人不是常娘子,青岑也是打算施以援手的,不过如今有了更深一层的关系,那么行事愈发要谨慎,不能出半点差错。
——
及至端午那日,晋国公府,除了青岑一家五口,她姑母薛夫人也在家中做客。
与唐夫人不同,薛夫人是晋国公的嫡亲妹妹,身份更为贵重,年轻时明媚张扬,肆意快活,不过于婚嫁一事上很让人诟病,放着达官显贵人家的公子不要,而是选了一位商贾家的郎子做夫婿。
不知是不是耳濡目染的关系,如今薛夫人说起话来,很有些市侩的味道,她听说舒意退了南阳郡公家的婚事,很不赞同,端着长辈的架子,语气傲慢道:“虽说如今风气开化,但退了亲的女子,就像地里的韭菜,总是一茬不如一茬,嫂嫂也是,好容易结的亲事,说退就给退了,未免草率了些。”
虞氏很不愿搭理这位小姑子,薛夫人未出阁时,在家中就作怪的很,经常给她穿小鞋,不过还是碍于情面回了句:“到底是公侯人家的小娘子,不愁嫁。”
一句“公侯人家”戳中了薛夫人的软处,她是低嫁,但夫妻和睦,儿子孝顺,要说哪里不如意,便是以前的豪门圈子融不进去了。
等儿子到了适婚之时,来说亲的基本都是些寻常人家,偶有高门显赫之家,也是嫁庶女的意思,总之一句话,低了的她瞧不上,高了的瞧不上她,所以薛夫人将主意又打回了娘家,因笑道:“嫂嫂说的是,嫁人嘛,还是知根知底的好,说起来青岑也及笄了,嫂嫂和兄长可为她说合人家了?”
虞氏看她一眼,因和她打过交道,很知道这位小姑子一开口就要放什么屁了,淡淡说:“她还小,我和临君并不着急。”
薛夫人闻言打开了话匣子,一下子笑容亲切道:“亲事还是早早定下的好,我家乔哥儿今年也十八了,说起来和青岑也算是年纪相仿,哥哥嫂嫂怕女儿去了别人家受苦受累,若我们自家人结亲,少说也省了不少麻烦。”
她说罢就去看青岑,一副看未来儿媳的模样,青岑一阵恶寒,想说些什么,但觉得此时自己还是不要插嘴的好。
薛夫人说完话见没人搭理自己,有些下不来台,但还是强撑着笑意问:“哥哥意下如何?”
怎么说也是一母同胞的亲兄妹,少时兄长也很疼爱她,几乎有求必应,只是虞氏进门后,兄妹俩的关系才不如从前亲昵,薛夫人相信,只要兄长愿意,那么这桩婚事就是十拿九稳,不过她不明白,再亲的兄妹,终究不如自己的孩子更招人怜惜。
晋国公自然知道妹妹打的是什么主意,求娶女儿不过是为了装点门面罢了,于是放下筷子说:“正如你嫂嫂所言,青岑还小,再说她是家里的老幺,必得是庭桉和舒意的婚事有了眉目,才来操心她的。”
这便是婉拒了,薛夫人当即耷拉个脸,其实按说舒意和她儿子年纪正相宜,不过是她嫌弃舒意退过婚,且那张脸生得更像虞氏,愈发惹她不喜,算盘落了空,薛夫人觉得面上挂不住,就要嘴上讨回来,阴阳怪气道:“哥哥说得有理,也不知青岑这丫头往后有什么大造化,我前儿听人说,青岑曾和西宁郡王家的公子议过亲,可惜临门一脚,两人的八字竟然不合,唉,说起来,虽然西宁郡王皇室血脉微薄,但好赖也算是天子同宗,怎么就八字不合了呢,嫂嫂也别光顾着心疼舒意这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