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0(3/33)
不过几个婶子既然都把柳金枝当晚辈看,自然也不会叫她一个人白忙活。于是择菜的择菜,淘米的淘米,看火的看火,每个人都有事做,除了月牙,她年岁太小,还是只管吃比较好。
都说男人扎堆的地方,张口闭口便是国家大事,朝代历史,再不济,也要整点人文小说。
好在几位婶子都很是接地气,不聊这些,只谈些寻常街坊琐事。
“对了,你们知道吗?玉堂巷那边有间宅子租出去了,说是官宦人家的家眷要住进去。”王婶子甩着手上的水珠说。
“哟,什么时候搬来?”
“不晓得,是位管家嬷嬷亲自出来办的,说是春闱快到了,府上的姑爷要带着他家小姐从秦淮回汴京应考。快的话……下个月月初就来了吧。”
“难怪呢,为了考试,能从秦淮到汴京来。唉,也不知道这回咱们胡同能不能出个秀才。”
“我看悬。我记着胡同口史家的小孙子三岁就会背诗了,但前年他满了十五去考试,还不是什么都没捞到?听说在家哭了一天。”
“马行街牛五郎也是没考上,都考了快十五年了。他家里人说今年要是再考不上,就别考了,留着银子做点小生意算了。”
“诶,对了,金枝。”王婶子将目光转向柳金枝,“你家霄哥儿今年考吗?”
柳金枝一愣,道:“春闱?”
“是啊。”王婶子择了一把菜,“霄哥儿是我看着长大的,人很聪明,记性又好。当年你爹娘就想供他去科考,只是读了几年,你爹娘就没了。”
“后面他跟着你那个黑心娘舅,你娘舅不许他念书,说糟蹋银子,只把人拴在家里头帮铺子切药材、晒药材,当小奴使。”
“但我知道,霄哥儿心里一直没忘读书这事儿。好几次我去私塾接我家孙儿回来,都能瞧见霄哥儿一个人在私塾外头踮着脚偷看,可又不敢进去。就蹲在外头柳树下,用树枝练字。”
“唉,那时候苦的很嘞!”
“好在你现在回来了,也把霄哥儿接到身边养着,那你还继续供他不?”
柳金枝心里顿时揪了一下。
她知道柳霄和月牙在邓山身边过了许多苦日子,但再听到旁人讲起来的时候,还是忍不住为他们感到酸楚。
便道:“我回头就去问问他。”
柳霄聪明,精通算术,记性又不差,说不定将来真的能博个功名回来。
可饶是柳金枝愿意砸锅卖铁送柳霄去念书,还是得面对两大难题。
第一是现在食摊的生意刚刚起步,却钱又缺人手,若是柳霄一下子离开,她怕是忙不过来。
生意若出了问题,后面柳霄即使入了学,束脩也是难以为继。
第二是名师难请。
古代请老师是很难的,毕竟有真学问的大儒可遇不可求,而能把手下弟子教成材的大儒就更少了。
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柳金枝自然是想为他请个最好的老师。
若是有个靠谱的人推荐就好了……
忽然间,柳金枝想到了项志轩。
第22章 来大订单存钱科举
钱婶子动手能力强,不过一个上午,就把鸡窝垒出了一个具体的形状,再盖个顶就可以完工。
柳金枝高兴地在院子里摆了个大桌,众人围着一块吃吃笑笑。
席间,柳金枝就悄悄拉着柳霄到一边。
“霄哥儿,自我回来之后,咱们一家都在忙活生计,我却没问过你课业上的事情,是我这个做阿姐的疏忽了。”柳金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