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5/42)
报菜名。却不想男人开口下一句就是:“你们这儿有碧涧羹吗?”
据南宋林洪所写的《山家清供》记载,碧涧羹是宋代饮食文化中的一道经典素菜。
以芹菜为主料,名称来源于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中的一句诗——
“青芹碧涧羹。”
因此在文人之中流传颇广。
柳金枝道:“既是他要这羹,那我就与他做。阿芹,准备嫩水芹、芝麻、茴香、盐和苦酒。”
阿芹点点头,从橱柜里拿出这几样东西,一一摆放在灶台上。
柳金枝取来嫩水芹,手中菜刀一转,切下水芹的茎与叶,扔在水盆里头用清水冲洗。
洗净后用筛网捞起来,抖干净叶片上的水珠,架在一个空心盆上。
阿芹低下头给灶眼生火。
为了加快速度,她加满了柴火。
没一会儿铁锅内的水就滚了起来,柳金枝就着筛网,把网内的水芹倒入沸水当中焯水。
这么做主要是为了散掉水芹里的苦味。
但也不能焯太久。
大概在心里默数十下后,柳金枝再度用铁笊篱把水芹捞了起来,反扣在菜板上,用菜刀切段,赶入一只干净碗中备用。
阿芹找出来的调料都是新鲜的,就算隔了稍远一点的距离,都能闻到麻袋里头传来的阵阵香味儿。
柳金枝拿着一只小碗,称出适量的茴香和芝麻,将它俩混合放入石臼之中。
毕竟碧涧羹是一道素羹,如果不加其他调料增香,喝在嘴里就会显得淡淡的,好似喝了草汁。
而茴香和芝麻在碾碎之后,都会出现一种醇厚又令人回味无穷的香味儿。
混在羹中,能最大程度地激发食物原本的香气。
柳金枝就很喜欢这种味道,因此在整个碾碎过程中显得颇为享受。
待到石臼底部只剩下了粉末,她将之倒出来,再加入些许盐进行混合,最后与切段放好的水芹进行搅拌,淋上足量的苦酒,也就是醋,腌上半个时辰。
在这个过程当中,柳金枝叫林勤以给男人上几个免费小菜为理由,趁机偷看了一下男人写在诗集封面上的名字。
孟左辅。
一瞬间,柳金枝觉得这名字有点耳熟。
但她对文学界实在太不了解,哪怕觉得耳熟,也愣是没想起来半点。
只好略作惭愧的把名字记下来,打算改天去问问柳霄,或者傅霁景也行。
水芹腌好之后,就到了最后的煮羹阶段。
柳金枝把水芹再一次放入清水中煮沸,保持汤色清澈,起锅前又淋了少许苦酒提鲜。
等到她把锅内水芹尽数倒入一只薄胎素胚的瓷碗中时,成品越发显得色如碧涧,汤色如雨后碧波,清澈见底。
细细地去闻,还能嗅到酸香之中,带有芝麻与茴香混合在一起的醇厚香气。
柳金枝一笑,把东西递给王忠勇,道:“给那人端上去。”
王忠勇点头。
柳金枝、阿芹两人就凑在膳房后头观察男人的表情。
男人在对王忠勇道过谢后,取过陶瓷汤匙,舀起一勺,吹了吹气,细抿一口。
尔后,眼前一亮,又快快地吃了几口,笑着低语道:“这羹做的入味儿,所谓‘既清且馨’,就是如此了。”
话毕,就埋头苦吃,直至羹稀见底,他才抬起头来,重重舒了一口气。
“小二,敢问可有笔墨么?”
王忠勇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