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2/39)
知道。”说完,一溜烟儿跑走了。
与此同时,柳金枝那边已经开始做菜了。
南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汴京的市井生活,所谓“雪槛冰盘,浮瓜沉李”。
其中就有提到,在炎炎夏日时,北宋汴京夜市最爱提供的冷食。
有“麻腐鸡皮”、“麻饮细粉”、“素签纱糖”、“冰雪冷元子”等等。
何为麻饮?
这是指一种以芝麻、麻籽,或是相关植物为原料的冷饮。
饮用时,会带有一种植物清香。
若非要类比,就是现代凉茶。
而麻饮细粉,就是带着淡淡植物清香的凉粉。
夏日吃凉粉,最是开胃了。
再配上一碗冰冰冷冷、甜糯爽口的冰雪冷元子,吃的、喝的就都齐了。
柳金枝正打算装盘,却又想到傅霁景高挑清瘦的身形。
若是再喂些粉啊、面啊一类,什么时候才能把人喂胖?
还是多准备一些肉食
吧。
想着,柳金枝又多备了一味“麻腐鸡皮”。
可做完准备装盘,她又忍不住停了手。
虽然夏日吃些冰凉小食更让人开胃,但是若是冰食吃多了,难免伤肠胃。
还是再备一些结实些的面食为好。
于是柳金枝又做了宋朝名吃“太学馒头。”
太学馒头,就是太学包子。
据说王安石变法时,整顿太学,当时的皇帝宋神宗去太学视察,想关心下学生饮食。
结果发现太学饭堂给学生们做的包子,尝过之后笑称:
“以此养士,可以无愧矣。”
可见太学馒头的好吃。
而在北宋灭亡,南宋建立之后,太学馒头又重新风靡,并在漫长的时光岁月里逐渐演变,最后变成了河南开封的名吃——
灌汤包。
烫面做皮,肥肉当馅儿,半透明,捏的像朵花儿的,小小一个。
饭量大的,一口一个,一顿饭可以吃一笼。
过后她大可以做些灌汤包出来卖,生意必然兴隆。
当一切收拾完毕,杏安正好进来。
他是在烈阳底下跑来的,浑身带着一股燥热气,头发都好似被大太阳晒得烧起来。
“娘子,快日中时分了,膳食可备好了?”
“正好呢。”
柳金枝一面说,一面取了碗冰雪冷元子递给杏安。
杏安笑嘻嘻的,道:“就知道娘子疼我。”
说着,高高兴兴一饮而尽了,嘴里嚼着珍珠似的糯叽叽小丸子,含糊不清地说:
“娘子,你瞧,今个儿天气热,我家二郎说叫您当心些。”
“不如饭食就由我来送,娘子歇息着吧。”
柳金枝有些疑虑,问:“当真不用我亲自送过去?”
“嗐,不用不用。”
杏安赶忙嚼完嘴里的丸子,从柳金枝手里抢过食盒。
柳金枝眯了眯眼,笑道:“杏安小哥,我瞧你又在打鬼主意嘞。”
岂知杏安竖起一根手指来回摇摇,正色道:“不是鬼主意,是好主意。”
柳金枝虽不知杏安要做什么,但也知道他没有坏心。
“那就辛苦小哥跑这一趟,若是热极了,就到我这儿来讨碗饮子喝,算我请客。”
“娘子当真大方!”杏安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