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于禁赶到(2/2)
要想挫败雍州世家大族的阴谋,首先要确保刺史府的安全。
看到于禁仅一天就飞马起来,管亥极其高兴。
这说明于禁也考虑到熊耳山中的藏军非比寻常了。
“看来世家大族已经迫不及待了。真想不明白,为何他们就那么痛恨新农体系?他们不知道他们日后的生活比过去还要好上很多吗?”管亥发着牢骚。
蔡成安排管亥做雍州刺史,是因为他爱民、护民,还有在配合农署推行新农体系的经验。
当然,也有管亥并不适合做一方主帅的原因。
管亥的战略思维提不起来,临场指挥能力也有不足。
这一点,从骑兵军团讨伐上谷乌桓时便知道了。
关羽已经被撤销了军团长的职务,他就不应该把关羽和张飞放到一块,而是应该把关羽带在身边。
为了能让管亥做好这个刺史,蔡成还专门把凉州的阎忠调来给他做主簿,助他尽快了解雍州的民风、民情。
管亥对整个雍州采用的是半军事化管理,更重要的是,他把征西军团的副参谋长谢坚讨要了过来,做了他刺史府的长史。
可现在谢坚去巡视冯翊郡,不在他身边,他只是感觉熊耳山中出现藏军很是异常,却想不通是怎么回事。
如今,于禁到来,他的心马上便放松了不少。
有什么事儿,至少也有一个可以商议的人了。
于禁一边看着申金传来的军情,一边不经意地顺着管亥的话说道:
“这些世家大族痛恨的不是新农体系,而是整个大汉新制。
“新农体系让他们再无可能盘剥百姓,新学体系则是在未来大幅度降低士族在治国方面的作用。
“这可是断了士族的根本,他们如何不痛恨?
“如果有大帅坐镇,又有护民军的威慑,还有内阁的诏令,他们都未必老老实实。
“如今大帅成为活死人的事情,恐怕已经传遍了整个大汉。
“没有了大帅的震慑,内阁也是刚刚组建没几个月,京都官吏大部分都是原有官吏,三公九卿虽然没了话语权,但其影响力仍在。
“如此大好时机,这些世家大族如何能放过?如果他们不马上行动,等内阁稳住京都,他们就再无机会了。”
管亥感叹道:“还是文则看得清楚,想得明白。”
于禁抬起头,眉头紧蹙地看向管亥。“去恶,这申金的特战队不是在守护京都和大帅吗?他如何会来雍州?”
特战队是五千人,申金的信上也说是他们有五千兵马,于禁就误会申金把特战队带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