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刨根底预知真相 婆媳和遇事共商(3/4)
谋。自认才智无人比,到头反被聪明误。
一场风波过后,一切又恢复了正常的生活。临近过年,李梅花看着张花若无其事的样子,心里有点着急,怕她还记着对她父亲那些事,不管不顾了,利用吃饭时间,吩咐张花说:“花儿,明天就腊月二十了,按照往年的惯例,必须去城里置办年货,咱这离城远,得早打算。前边门面上,也得进点货吧?大过年的,肯定能卖的快。你就领着金豆去吧,钱不够用,就顺便再卖点粮食换点钱花。”她心里想,不让张花去,金豆一人,她也放心不下。
自从那次去城里遇见唐文书,回来被公公训斥后,张花就对去城里有点胆怯。不怪公公说话难听,自己后来也想,天下怎么会有那么好心的人?她也担心唐文书在自己面前耍心眼,看似关心自己,实际心里图谋不轨,真要被他拿住了,那就迟后了。心想着,金豆接过掌柜的权力,自己就不用进城,也就见不到他,就不会有烦心事。
当务之急,就是让金豆尽快接过家里的担子,她自己才能脱身。上次进城铭利跟着金豆,事情办的很顺利,何不利用铭利,把金豆带带,跑上几趟,就熟门熟路了,她有心将金豆往前推,加快锻炼金豆的进程。
张花对婆婆说道:“咱家现在该让金豆尽快去经经世面,家里没个男人撑着那怎么行?我一个女人家抛头露面总归不好。要不我把我娘家侄子铭利叫来,让他跟着金豆帮忙,让金豆尽快担起家里的事情。前边门面上,就不进货了,以前进来的货还没卖出去,没人光顾,进来的货也是积压着,依我看这门面也维持不下去了,不如年后也关门算了,只要把地种好,后边就等金豆撑起来后再作打算吧。”张花觉得自己当家有点难。
自从公公去世后,自己的门面,光临的人也明显少多了,也许就是没人前来找大夫看病的缘故,她心里也松劲了。心想着,这乡里人真势利,九先生在的时候,都肯光顾。这人不在了,马上变了,到了门前也能绕着走,或许只盼着她家的门面早点关门倒闭才好。进来的货,硬是卖不出去,积压下了,时间久了,就更没人要了。张花有点惆怅,长期下去,不知如何是好?还是早做打算的好。
小主,
李梅花听了,也同意儿媳的打算,现在老伴不在,头前没人遮拦,做啥事都难。让铭利前来陪着金豆,心里也乐意,前边进不进货无所谓,没法开门,就关门吧,以前有老头子看着,现在让媳妇抛头露面总感觉不安全,把地守好种好,够吃够用就能过得去。现在关键是,尽快让金豆成长起来,金豆掌家了,她也就放下心来了,婆媳两不谋而合的想到一起去了。
李梅花顺着张花的话意说:“你的想法好,家里没个男人当家不行,女人当家,恐怕叫花子也要上门欺负。前边门面,不能经营关门算了,女人家抛头露面没什么好处,容易招惹是非。现在咱们家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往前糊弄着过吧,等到金豆能驾着辕了,咱们家这挂车,就能往前走了,你就多扶持扶持,这个家以后就是你俩的。”这时候,婆媳俩真有点惺惺相怜,就像在风雨飘摇的大海里,落难在同条船上,他们只有相互依靠,共同协作才能生存下去。
听了婆婆的话,张花点点头,她已习惯这样了,顺着婆婆的意思办。除此之外,她也没有什么别办法。但又想到,把铭利偶尔叫来,帮一两天忙行,长此以往,人家忙的恐怕顾不上,不如直接让铭利来韩家,帮着大奎干活,给点补偿,不就把人留在韩家了嘛。亲侄儿跟着金豆她最放心,不仅仅帮了自己,补偿娘家也有由头。
有了这个想法,她就对婆婆说道:“妈,临时叫铭利来不是个长法,不如让铭利来咱家。家里的活虽有大奎干,可金豆跟不上,谁知道大奎怎么干?铭利跟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