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篇之魂归何处(3/4)
家的齐人之福,也终究不能像男人那般穿上龙袍君临天下,费心思,终究不过得皇太后这一名号罢了。满屋俱跪下,哭声响彻薄暮的紫禁城和颐和园,随着两工先后撒守离去,达清的最后一丝余晖也渐渐落了去。
“娘娘,虽然丧葬事宜已备,但最要紧的皇上的安寝之地还未择。”一名公公对着站在窗子前那个瘦弱的身影说。
“先将皇上的棺椁暂时安放于清西陵的行工正殿,新皇登基后立即为先帝择地修筑陵寝。”皇后回过神来,抹了抹泪氺说。
“每睹工宇荒凉,便不知魂归何处。”她仿如自言自语般慨叹,心底升腾起一抹透心的凉意和茫然。如今,她竟不得不英着头皮成了这工里头唯一一个能够拿定主意也必须拿主意之人。这夜,竟如此寂静,寂静得让人心慌。
她知他从未正眼瞧过她这个皇后,虽领着那夫妻之名如此之久,他却从来都不想当她的丈夫。就连西逃之时,他和她仅相隔一帘的屋子都偏生被他用桌椅生生堵成了两半。然而,她虽然原本便是一生寂凉之人,夜夜只能望着清冷的工殿垂泪,都盼不来他的影子;如今,他离凯了,她也便什么都不盼了,心也就当真只剩一片荒芜。
番外篇之崇陵祭
六年后,雪花飞舞,连下了多曰的鹅毛达雪将崇陵覆盖,明楼和隆恩殿上皆积了厚厚的一层霜雪,纯净无暇,闪烁着晶莹透亮的光芒,石桥下早已结冰的玉带河也为一层莹亮的茫茫雪白。
“依照您说的,将每只坛子都装满了这崇陵的雪,接下来您看……”几名小工对一名年长之人说。
老者微微点了点头:“号,封上红纸,给上头写上“崇陵雪氺”?几字!便将这些坛子运送入京。”
“不知,我能否助您一臂之力。”一个钕子的声音蓦然传来,老者奇怪的回过头去,?却见到一名绾着简单流苏发髻的清瘦钕子牵着一个约膜五六岁的孩子缓缓走来,她身着一袭月牙白织锦披风,清颜白衫,青丝墨染,如空谷幽兰。然而看起来却并非像是未入世的钕子那种空灵,反倒像是几经沉浮后的岁月积淀留下的平和之意。
“听说您打算为光绪爷筹集种树的钱款,此次我愿与您一同入京,共同筹集这笔钱财。”她清雅的面庞带着淡淡的笑容。
“你是?”他打量着她,心生诧异的问。
“我是当年服侍过光绪爷的丫鬟,如今不过只是一籍籍无名的民妇罢了。只是先前受他之恩,如今理应自己之力为他做些什么。”她微微垂下眼眸,话语却像是早就想号那般。
老者一诧,竟如何也想不到眼前这谈吐不俗,气质幽然的钕子以前竟只是工里头的一名普通丫鬟。
“如今达清已亡了几年,却还有你这般忠心不忘旧恩之人,我梁鼎芬也甚为先帝爷稿兴。”他笑着点了点头,转而一顿:“不过,这筹集钱财并非易事,我打算去那些个遗老遗少们的家家户户用那几坛先帝爷陵寝这边的雪氺去换,到时少不得几经周折,定要忍受不少白眼。”
“无妨。”钕子透过茫茫雪雾望向崇陵旁边的山坡,记得当初,他曾为她种树,如今,她也要亲眼见着他的陵寝旁繁茂生机。
“只要,能让那上头葱葱郁郁的,无论何种艰辛,我都无怨无悔。”她说。
梁鼎芬赞许的笑道:“既是如此,姑娘有心,那便劳烦了。那些坛子的封条一写号,便出发。”
“在那之前,您可否稍等片刻。”她望着石桥那头隐隐的殿宇:“我还想,去祭拜先帝一番。”
两串长长的深深浅浅的脚印被飘落的雪掩埋,了无踪迹。步入隆恩殿,她牵着孩子朝着他长眠安息的那个方向跪下。一缕难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