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10(24/36)
着贺文嘉笑:“肖大人不用替贺大人节省,他家住着春和坊的三进院子,家中钱袋子又厚实,可不像咱,只指着每月那点俸禄过日子。”贺文嘉轻哼瞟了蒋雪村一眼:“我请客,你倒是跳起来了,真把我当肥猪宰?再说了,你还有脸说自己靠着俸禄过日子?”
“哈哈哈,贺大人就说去不去吧。”
“去,咱们难得相聚一回,崇德楼有什么去不得的?”
贺文嘉拍拍腰间的钱袋子:“刚好我夫人才给我发了月例银子,一顿饭还是吃得起。”
这话反倒叫蒋雪村不敢动了,他踌躇道:“你夫人一月给你几个大钱?你袋子里的银子够买崇德楼一壶酒么?”
“怎么说话的,看不起谁呢?”贺文嘉狠瞪他一眼。
冯亭等其他翰林顿时哈哈大笑,连向来比较严肃的左士诚都露出个笑脸来。
“走走走,崇德楼不远,咱们几个走着去。”
蒋雪村和贺文嘉一唱一和的,路上还互相挤兑,互相看不顺眼的模样,翰林院一干人等却知两人关系十分不错。
左士诚有些羡慕,说起来,他跟翰林院的同僚相处时日也不短了,但他这人性子就是这样,很难跟人深交。
蒋雪村这个善交友的性情真是不错。
“左大人,前头就是崇德楼了。”
蒋雪村见左士诚走在后头不吭声,就喊了左士诚一声,左士诚笑着点点头。
春和坊的地段寸土寸金,春和坊无论是宅子还是铺子都建的不大,难得崇德楼的大堂建得开阔亮堂,楼上雅间也是如此。
不说雅间地方宽敞,墙上挂的大师笔墨精湛,墙角放的兰草芙蓉等花草难得,只看雅间中间摆的精工雕的八仙飞天大圆紫檀桌,就十分吸引人眼球。
似肖秀、邓福兴等寒门出身的官员只听过崇德楼名声的,一进雅间就叹,酒菜虽还未上桌,只看雅间的摆设就很对得起崇德楼的价钱,真是开了眼界了。
冯亭这些小有家财的翰林有几个在楼下大堂用过饭,雅间还是头回来,不由得也细细欣赏雅间里的摆设。
蒋雪村似是常来,也不管今日请客的是贺文嘉,他张口就点了几道崇德楼的招牌菜。
贺文嘉也熟门熟路地点了两道,随后对众位大人说:“崇德楼北方菜、南方菜都做得不错,大伙儿看看单子,都点一点自己喜欢的菜吧,若是单子上没有的菜,只管说出来,大厨大概是能做的。”
小二把单子送到肖秀手中,肖秀是太原府人,他看完单子,问小二:“可能做八珍汤?”
小二一个结巴不打,立刻笑盈盈道:“大人说的是太原八珍汤吧,用肥羊肉、藕、山药等食材煨煮而成的?”
“正是。”
小二笑道:“回大人的话,今日刚巧有一船从太湖送来的新鲜莲藕,这菜咱们能做。”
肖秀把单子递给旁边人,就道:“我就要这道菜。”
许多人似肖秀一般,见崇德楼小二都这般见多识广,就知道有食材的菜他们大抵是能做的,于是都点了一道自己心心念念,家中又不能做的大菜。
菜一点完,大家就着各自的口味,家乡美食聊了起来,说说笑笑间,气氛很好。
许多菜费工时,需等一等,桌上的菜上了大半,剩下的大家边吃边等。
贺文嘉作为请客的主人提了一杯:“在场的既有我的同年,又有在翰林院多年的老前辈,进翰林院这两年多谢大家照顾,今日敬大家一杯,算是我的感谢。”
贺文嘉一杯饮尽,蒋雪村吆喝一声好,他笑着朗声道:“能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