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联小说网

浙联小说网 > 女生小说 > 高门寒婿的科举路 > 140-150

底色 字色 字号

140-150(8/33)

    "移民实边"“屯田立足”“卫所制度”……但逢灾荒之年,受灾无处安置的百姓,只要愿意的,以开矿的名义由朝廷发放文书护送至大理国,在那边定居,戍军抄明朝的屯田、卫所制度的完美作业……他都想了。

    萧敏:“嗯,事以密成。”他又问:“可是,大理国土地肥沃否?”

    值不值得纳入王治之下。

    沈持:“虽多山,但亦多水,当地物产富饶,陛下,要是到了我朝的治下,必是个好地方。”

    食有肉,最差也能吃上竹虫,病有药,三七等名贵药材都来自那里,天天都是春日,省去一大笔冬日烧木炭的钱,夏天又省去找寒潭避暑的事儿,你说是不是个好地方吧。

    他一直觉得,烟瘴是因为人口少,一旦 人多起来,西南非常宜居。

    “大理国割据西南,我朝就得在西南养兵防御,要是得大理国,同样是在西南养兵,可以自给自足,不用朝廷的银子。”

    “鸭池城的周围是一片平原,当地人叫做坝子。”沈持说道:“只可惜在段氏的治下,并不重视农耕。”

    或是人太少的缘故。

    萧敏:“嗯,让朕想想。”

    还是有一丝丝动心的。他读史得出结论:扩疆土一开始靠打仗,之后靠耕种土地,只有能守得住土地,就能守得住疆土。

    “当年王朴给周世宗上了一本《平边策》,”萧敏笑道:“如今沈爱卿也给朕写一本《定西南策》吧?”

    沈持:“……”

    《平边策》的水平他是赶不上的。

    萧敏:“不急,如今京兆府也没什么事,闲着也是闲着,沈爱卿怎么想的,就怎么写在奏折里,朕看了之后与你细细商定就是了。”

    他们有的是时间徐徐图之。

    大理段氏的繁花凋落终会有时。

    第143章

    这下沈持没话说了:“是, 陛下,臣当竭力而为。”

    要写论文了。

    皇帝萧敏又细细浏览一遍他呈上的与大理国签订的开矿契约:“先前工部报给朕,他们在两国交界处堪出的是铜矿, 沈爱卿这是从哪里学了点铜成金术,一下子变成金矿了?”

    沈持:“臣正要启奏陛下, 臣在此事中偷梁换柱,请陛下降罪。”

    萧敏目光平缓地看着他:“后续有无应对之策, 沈爱卿说说看?”

    “陛下,《千字文》中说‘金生丽水’, 《后汉书》中记载‘滇有金银畜产之富。’, 汉代的《太和正音》说“金沙水”能淘澄出金子。又有元人游历滇中, 回来后曾对人说‘滇水产金之所,在南诏国金沙水, 矿之有金者, 在曲靖,在大理……’, 文献中所载的‘滇’和‘南诏’便是当今的大理国, ”元代马可波罗也曾在游记中记载滇地“河中有金沙, 甚饶。”,如今的大理国境内富有金矿是无容置疑的,沈持说道:“虽从汉代起就知道西南有金矿,可历朝历代都因为种种原因未能开发, 臣听闻我朝的工部最擅长堪金矿……”他顿了顿:“但此事未能请示陛下, 臣就自己做主了, 臣惶恐。”

    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都记录滇地盛产黄金,可只有元明清三个朝代在滇断断续续有金矿,是很小的而且没怎么开采下去的那种, 一直到民国地质学发达,滇地的黄金产量才上去。

    那地方确有一条黄金轴心带,要是找着了,挖出斤把重的大金块指日可待。

    大理段氏以军功起家,后来虽引入儒家文化,子嗣都与中原王朝一样进学读书,但是杂书不多,这些书,抄录的人少,都躺着翰林院吸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八零大院漂亮美人 都分家了,他们越过越穷关我啥事 重回1984:赚钱养娃把家忙 带着满级物资去逃荒 开局剥皮工我吸血强壮自身 神识医圣 另类童话(1v1h 破镜重圆) 循循善诱(骨科 豪门 np) 阴暗菟丝花(nph.兄妹伪骨.亲父女.天降竹马)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