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10(3/43)
呢?”皇帝显然有些哭笑不得:“还是你找人跟着他了?”群臣低头忍着笑意。
管聃:“……臣惶恐,臣不敢跟踪沈大人,都是听说。”
皇帝:“以后听说的事就不要拿到朝堂上来说了,朕听了心烦。”
管聃吓得面无生色地跪在丹陛之上瑟瑟发抖:“是,臣罪该万死。”
沈持心中冷笑:此人是谁家的狗,为何专门跟他过不去。回头还得去京兆府衙一趟问问林瑄。
不过还没等他去京兆府衙,翌日下朝后,林瑄伙同朱尧就把他堵在半路了:“沈大人,走,找个地方坐坐。”
看见朱尧,沈持两眼放光,直勾勾地看着他:好,定是想出把控粮价不让商人投机的招数来了。
谁知吓得人家以为他有什么不可告人的小癖好:“沈大人,我……我去把董大人找来。”多个人好壮胆。
沈持:“不用找,咱们直接去户部找他。”
董寻也在苦思此事。
林瑄:“我京兆府还有事,花市那边正抛绣球择婿呢,我得带人去巡逻一番,你们去商量事情。”
这些年,女郎等绣球楼抛绣球择婿传了下来,已经成了无数佳偶,那地方很出名。外地人进京无论如何都要逛一逛凑个热闹,人多,难免有磕碰、生事,得多盯着。
沈持:“快去吧林大人。”
想起昨日早朝上管聃弹劾他的事,他又追上去问:“挚一兄,御史大夫管大人是谁的人?”
“你把他得罪了?”林瑄压低了声音:“庄王的,你当心些。”
沈持:“多谢挚一兄告知,我会的。”
……
他和朱尧走着去户部,路上人家刻意跟他保持一段距离,这让沈持一头雾水,大惑不解,心道:这人好拘谨啊。
等到了户部见到董寻,朱尧才大大方方起来。沈持随意往那儿一坐,开口就问:“朱大人,那事儿你是不是有主意了?”
朱尧再仔细一瞧沈持,见人家满脸写着“谈公务”仨字,脸倏然红了,哎呀,错怪沈大人了……该死。
“有个粗略的思路,”朱尧急急掩饰了下窘迫说道:“二位大人姑且听听。”
沈持自己斟了杯茶,低头润了润唇:“朱大人快说出来听听。”他有些迫不及待。
“下官想,若用下策,乃是以粮食代替银子缴纳田税,”朱尧起身踱步到沈持身边,早忘了将才的小小插曲:“不再经过商人之手换成银子,让他们无机可乘。”
沈持笑了笑:“愿闻中策。”
“中策便在今年朝廷收田税时冷眼旁观商人压价囤粮,等他们如火如荼往家中运粮食的时候忽然发难,找几家大的商行罚没全部家产,”他顿了一顿:“沈大人觉得如何?”
既让农民多交了粮食,也让商人多交了银子,朝廷从二者身上皆得利。
沈持听了又问:“朱大人,还有上策吗?”
“有。”
沈持起身对他拱手道:“请朱大人赐教。”
第202章
“至于上策嘛, ”朱尧浅依一口茶,凝着沈持说道:“设常平仓。”
常平仓。
东汉的班固在《汉书·食货志上》中记载:时大司农中丞耿寿昌以善为算能商功利得幸於上……遂白令边郡皆筑仓,以谷贱时增其贾而籴, 以利农,谷贵时减贾而粜, 名曰“常平仓”。①
“谷贱时增其贾而籴,以利农, 谷贵时减贾而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朝廷出面设常平仓——一个官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