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惇拜相,东坡之噩梦开始(1/4)
到定州赴任前,东坡先生本以为那里山高皇帝远的地方,自己已是年老体衰,可以享受几年悠闲安乐的生活了。可是到了之后才发现,地处边境的定州防务颓坏,简直不堪入目,治理起来很费力气。经过苏东坡及得力幕僚李端叔等人的不懈治理,目前逃兵一事逐渐止息,盗贼也都跑到境外去了。在吴县任职的钱世雄(字济明)给东坡先生寄来了慰问信,诉说了自己的痛失爱女之苦,而东坡也告诉他自己痛失老妻的苦楚以及难免晚景凄凉的担忧。
钱世雄告诉东坡这几年江浙一带接连丰收,东坡知道那里饥民的呻吟哀号之声可以止息了。老钱给东坡还寄来了洞庭湖一带的美味瓜果,定州地处贫困闭塞的北方,这些瓜果当地人都从未见过,分给将吏们品尝后,大家伙都极为感激。
对于钱世雄,初到定州的东坡也没有什么好东西相赠,就亲手书写了一篇《中山松醪赋》作为回信,另外东坡还从单季隐处听说钱世雄有一个治疗羊角风的验方极为神奇,希望老钱抄给自己,因为自己的长孙苏箪患有此疾,好多年都无法治愈。
如今的定州城里,已经挤满了借粮的饥民,大多数都借不到,致使有些人住了几天所花费的钱财比请求借贷的东西还多,东坡自觉这都是因为有关官吏不能督责与懒惰造成的。
李之仪作诗送保州(今河北保定)通判翟安常赴阙(进京述职),东坡先生次其韵。王崇拯还朝过定州时,赋诗与东坡先生留别,东坡亦次其韵。
哲宗元佑元年(1086),三月己卯。东上合门使、权高阳关路兵马钤辖兼知恩州王崇拯出知雄州。
王崇拯和苏东坡两兄弟的私交甚深,苏辙作为贺辽生辰使出使辽国的时候,在雄州有过短暂的逗留,王崇拯还带领雄州官员接待了苏辙,苏辙赋诗赞扬王崇拯。在苏辙使辽归来的时候,他和王崇拯再次相聚雄州,酒席宴间苏辙又即兴赋诗《生辰使例以人日还至雄州》。
苏东坡知定州的时候,王崇拯再次赴任雄州知州,东坡亲自酿制松醪酒派人快马送给王崇拯,并以诗为信给王崇拯《中山松醪寄雄州守王引进》。几年后,王崇拯离任雄州,去代州赴任知州,临行前苏东坡特地为王崇拯送行。
“老李威名八十年,壁间精悍见遗颜。……但遣诗人歌杖杜,不妨侍女唱阳关。”文人没有其他的送别礼物,这是东坡为王崇拯所写的诗文《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甚至将王崇拯比作守河北边境二十多年,为巩固边防作出了巨大贡献的北宋初年原雄州守李允则(老李)。
绍圣元年(1094),三月二十。
定州城春天已经到来,里面的多叶杏正逢开花,东坡开了西园,饮酒赏花,并在里面宴请了当地的父老乡亲。
几天后,知贡举的李清臣上疏攻击元佑之政,苏辙上疏极力与之抗争。此时的哲宗已经亲政,哲宗对于保守派们自然是恨之入骨,所以朝廷就罢了苏辙的门下侍郎之职,以端明殿学士除知汝州。
定州曲阳县的北岳安天元圣帝庙,由于年久失修,许多屋宇已经倒塌破败。历任州守向朝廷奏请赐钱或度牒以供修缮之用,得到的答复都是只准用善男信女施舍的财物来修缮。但近几年民间接连发生灾荒,施舍的钱财十分有限,只够每年的小修小补。
苏东坡着人进行了估算,整个修复工程需要花费工料钱三千三百多贯,就上书朝廷:若朝廷能够发放空名度牒十五道,卖钱支用即可解决。若是朝廷不同意发放度牒,那就奏请变卖本庙一千三百多两的无用银器,用以购买材料修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