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浙联小说网

浙联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网红苏眉山 > 第52章 南迁初越大庾岭

底色 字色 字号

第52章 南迁初越大庾岭(3/4)

的郁孤台、廉泉、尘外亭及天竺寺等名胜,分别赋诗留念。



    东坡先生突然想起,自己十二岁那年就听从虔州游学归来的父亲苏老泉说过,在虔州近城山中的天竺寺有一首白乐天亲书诗: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苏老泉告诉幼年的东坡,当时所见的白乐天的题诗还是“笔势奇逸,墨迹如新”。如今四十七年过去,当已步入暮年、被贬南荒的东坡先生亲身来访此地时,不由得“感涕不已”,遂提笔写道:



    香山居士留遗迹,天竺禅师有故家。



    空咏连珠吟叠璧,已亡飞鸟失惊蛇。



    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泪横斜。



    ——《天竺寺》



    在虔州,苏东坡与虔州通判俞括(字资深)游览了崇庆院,拜访了惟湜禅师。俞括以诗文向东坡先生求教,东坡为之讲述了为文之道。



    应当地士大夫之请,自书旧作《虔州百景图》八首,以便当地人刻石。还自题《出颍口初见淮山》诗,作《马祖庞公真赞》。唐代衡山高僧道一,俗姓马,人称马祖。而庞公指衡阳人庞道玄,此人信佛却不剃发,后举家入道,入道前把一家所有的财物沉入西江。



    离开虔州后 经南安过大庾岭,在龙泉钟上题了诗。夜宿建封寺,晓登尽善亭,望韶石。



    大庾岭,即庾岭要塞,为南岭中的“五岭”之一。



    大庾岭位于今江西省西南角的大余县南境,与广东省南雄市接壤,为粤赣交通要道,秦时的横浦关即在此岭之上,有汉武帝时庾胜将军筑台的要塞和唐代张九龄在梅岭建立的梅关。



    张九龄出入岭南,也走过这必经之路,对大庾岭梅关“人苦峻极”的险阻深有感受。



    开元年间的唐王朝,经贞观以来近百年的励精图治,社会繁荣。岭南以沿海之利,海外贸易交通有了很大发展,广州已成为中外海上交通门户的大商港。在这种情况下,开凿梅关古道,改善南北交通显得非常迫切。



    张九龄的建议得到朝廷批准,于是他自任开路主管,趁着农闲征集民夫,开始开凿工程。



    张九龄亲自到现场踏勘,缘磴道,披灌丛,不辞劳苦,指挥施工。



    古道修通后,全长十几公里,路宽近十七米,路两旁遍植松树。路修成之后,张九龄撰写了《开凿大庾岭路序》,记述大庾岭开凿后,公私贩运“转输不以告劳,高深为之失险。于是乎鐻耳贯胸之类,珠琛绝赆之人,有宿有息,如京如坻”。



    由于梅关古道的修通,南北交通大为改观。



    梅岭古道成了连接南北交通的主要孔道,后人誉之为“古代的京广线”,不仅为唐代南北交通作出巨大贡献,而且造福子孙后代。宋代大量移民南下,大庾岭路对他们来说是最快捷便当的通衢大道。



    大庾岭以庾岭为代表性段落,二者是不同范围。



    庾岭古称梅岭、东峤、台岭。相传汉武帝时,有庾胜将军筑于此,因名庾岭。



    “南扼交广,西拒湖湘,处江西上游,拊岭南之项背”的大庾岭,既成古代军事的重要隘口,又是广府人南迁的主要通道 。大庾旧志上说,岭名的由来与两个人有关,“以庾胜戍守”名为大庾岭,“以梅鋗得名”亦称梅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目录下一页推荐本书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吞噬星空之雷霆之主 枭爷的娇气小少爷 浮空岛求生:我能看见血条 团播,主播他有恋爱脑死亡守护 四合院之重启的柱子 魔道之共赴白头 崩坏原神铁道:开局曝光三大主角 伪装路人后成了反派首领 欢迎来到你的十八岁[电竞]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