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8/34)
走了,她不想惹出麻烦,也不想被别人的麻烦缠上,更怕被人利用,故而她平日除了外出跑步,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不怎么跟外人打交道。路过一个草垛,草垛避风的一方坐着上十个唠嗑的妇人,李黎也在其中,她看见丹穗喊她停下歇一会儿,“丹穗妹子,再有几日就要过年了,我们商量着明天一早去镇上买年货,你也一起去吧。”
丹穗擦擦脸上的汗,她喘着粗气说:“你们去吧,我就不去了。”
她都没有户籍,出去晃荡什么。
“哎!你这人咋这么独?”一个黑脸妇人说。
丹穗看着她没说话。
“妹子,一起去吧,出去转转,正好能去镇上打听打听临安府那边的消息。”李黎出声相劝。
丹穗是真不愿意去,走出门意味着变数多,跟一帮她不了解的人出门,于她而言,变数更大,实在是不安全。
“不是我性子独,是我没有户籍。”丹穗选择袒露自己一个弱点,她笑笑说:“你们要是能为我解决户籍问题,我就随你们去买年货。”
说罢,她摆动双臂又跑了。
在她离开后,她是被韩乙强抢回来的流言被坐实了。
夜幕降临,丹穗开门出来倒水,李黎招呼说:“妹子,又在洗澡啊?这大冷的天,你也不怕受寒生病,忒讲究。”
“擦了擦,没仔细洗。没法子,我出汗多,身上脏得快。”丹穗泼掉盆里的水,转身进灶房吃饭。
李黎问她有没有想买的,她明天去镇上给她带回来。
丹穗没什么想买的。
第二天一早,李黎跟村里的妇人一道离开,出门前把女儿交给丹穗照顾,私下却是嘱咐女儿盯紧丹穗,别让她跑出村惹事。
丹穗对此丝毫不知情,只觉得村里的人看她的眼神有点奇怪,她这天不等身上跑出汗就回去了,领着小姑娘躲在家里做针线活儿。
黄昏时分,李黎背着背篓回来,见到丹穗,她兴奋地说:“妹子,你今儿真该跟我一起去的,入海口的水面上停了五艘大船,听说是平江府船王贾氏的商船,阔绰的很,船上飘下来的风都是香的。”
“平江府贾家的船?”丹穗皱起眉头。
“怎么?你认识这家的人?”李黎立马来了兴趣。
丹穗下意识摇头,瞥见对方的神色,她改口说:“不认识,但听说过,江南一带的商船有七成出自这个贾家。”
“那就说的通了,家底这么厚,难怪船上伺候的下人那么多,还养的有唱曲的。”李黎嘀咕,她把背篓里买的东西拿出来,说:“镇上卖肉的今年要大赚一笔,今年的肉价比往年高了上十文。”
“听当地人说的?”丹穗问。
李黎点头,“那五艘大船停在那儿,每天买鸡鸭鱼肉都要买大几百斤,肉贩手上的肉不愁卖,可不就死命涨价。听说这几日还在买下人,镇上好多人家牵着儿女去供人挑,人牙子日日从船上下来,腰包都是鼓的。”
说罢,她看向自己的女儿,说:“好在村里外人进不来,我也不担心人牙子跑到这儿来拐孩子,镇上一个卖蒸饼的大嫂子的女儿丢了,听说小丫头长得机灵,估计就是被人牙子拐去卖到船上了。”
丹穗察觉到不对劲,她一开始以为这五艘船是运货的商船,听李黎这么一说,怎么好似船上住着贾家的人?
“李嫂子,你明天还去镇上吗?我想去看看,去长长见识。”丹穗打算亲自去走一趟。
李黎没多想,说:“行,明天我陪你走一趟。”
这晚丹穗早早睡下,次日和李黎还有同村的五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