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功高震主(3/3)
俗易懂的科普书籍,在各地设立宣讲所,向百姓介绍新技术、新发明带来的好处。深秋的晨雾还未散尽,林璃的马车碾过青石板路,停在江南小镇熙攘的市集口。几个挑着竹筐的妇人好奇地探头张望,待她掀开锦缎车帘,露出月白色箭袖短打装束时,人群中已窃窃私语起来。
两名工匠抬着蒙着红绸的新式纺织机落地,林璃亲手揭开绸布。青铜铸就的机架泛着冷光,交错的齿轮与连杆如同精密的机械巨兽,引得孩童们躲在大人身后偷看。她将雪白的蚕丝绕过锭子,手腕轻转启动机关,顿时 “咔嗒咔嗒” 的齿轮咬合声惊飞了屋檐下的麻雀。
“各位婶子看好了!” 林璃嗓音清亮,“这织机只需脚踩踏板,双手引纱,便能织出比绣娘还齐整的平纹布。” 梭子在经线间划出银亮的弧线,原本需两人配合的工序,在这台机器上竟变得行云流水。围观的百姓越聚越多,卖糖画的老伯忘了搅动锅里的糖浆,茶馆伙计抱着的茶碗差点失手。
“老赵家媳妇,这可比你那双巧手还利索!” 有好事者打趣道。被点到名的妇人红着脸凑近,指尖轻抚过快速穿梭的纱线:“这铁家伙咋就不知累呢?” 人群中爆发出哄笑,惊起栖息在垂柳上的白鹭。
此后数月,林璃的足迹踏遍江南七十二坊。她蹲在染坊泥泞的院子里,与工匠们反复调试纺织机的承重;在月光下绘制图纸,将改良后的火药配方仔细标注;甚至带着天工院弟子登上观星台,用自制的望远镜比对星辰轨迹。当第一幅标注着二十八宿精确方位的星图在宫墙内展开时,雍正帝摩挲着绢布上细密的字迹,砚台里的墨汁凝成了冰碴。
弹劾的奏章如漫天飞雪席卷朝堂,当林璃携改良火药现身西山矿场时,保守派的唇枪舌剑仍未停歇。随着引线燃起,震耳欲聋的轰鸣撕开凝滞的空气,百人需耗时半月开凿的矿脉轰然崩塌,露出内里乌黑发亮的煤块。那些曾在朝堂上斥她 “奇技淫巧” 的老臣,此刻攥着朝服下摆的手指微微发颤,骨节因用力而泛白。
夜幕低垂,案头捷报如山。林璃望着烛火摇曳中先帝书房那幅《虎啸山林图》,画中猛兽的金瞳明暗交替,恰似雍正帝近来审视她的目光 —— 既有赏识,又藏戒备。她轻轻合上奏折,月光穿过宫墙的缝隙,碎成银箔般的光斑,洒落在案头未完成的改革条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