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17/42)
一阵蒸腾热气之后,可见汤色澄黄如蜜,呈现出金琥珀色的清亮质地,汤面还泛着珍珠般的油光。柳金枝撒入野山葱,翠绿点缀,越发衬出鸡汤鲜香浓郁。
特别是砂锅里头的老母鸡经过数个时辰慢炖,鸡肉早已酥软脱骨,用汤勺轻轻一搅,肉就仿佛要从骨头上滑下来,里面浸润着汤汁的精华,既有鸡肉原始鲜味,又融入配料的甘甜与辛香。
这老母鸡还是柳金枝特意挑选过的,油脂丰腴,让汤愈显香浓。
柳金枝把汤饼浸入鸡汤之中,让其吸饱汁水。
因为月牙馋极了,柳金枝就舀了一小碗给她解馋。
剩下的赶紧盖起来放进食盒里,带去了傅府。
这回带她进院子的还是双儿。
双儿仿佛忙极了,脚不沾地,都没有闲心和柳金枝吐槽厚脸皮的孙玉香。
只把柳金枝带到后院门口道:“娘子你自个儿进去吧,现在府里忙着接生子娘娘的神像,我还得去搭把手呢。”
柳金枝道:“双儿姐姐放心去。”
也是柳金枝平时给人留的印象太过稳重,双儿也就放心走了。
柳金枝提着篮子扣门进去见傅钗华。
傅钗华足月之后,肚子圆滚滚的,整个人不加任何铅华,一头青丝如瀑布般垂在床头,正绣着手上一件肚兜。
余光瞥见柳金枝来了,傅钗华还笑着招待她。
“我就知道你肯定会来看我,坐吧。”傅钗华指指凳子,“今日又做了什么好吃的?”
“是梅花汤饼,用鸡汤浸的。”
柳金枝打开食盒,盛了一碗端给傅钗华。
闻见香味,傅钗华眼前一亮。
柳金枝吹了吹热气,喂给傅钗华一口。
傅钗华小口小口吃进去,高兴的眼睛都眯了起来。
一连吃到汤碗见底,傅钗华才呼出一口气,拿帕子擦擦嘴巴,笑道:
“柳娘子,你来的正好,我有个事儿想请你帮忙。”
柳金枝道:“何事?”
“我想请你给我这未出世的孩子,取一个压得住的小名儿。”傅钗华不好意思笑笑,“说句不好听的,你是市井出身,又凭自己手艺创下这家业,必然是命硬。所以想请你起个名字,压住我这孩子,叫他平平安安渡过幼时。”
古代人确实有这风俗。
最典型的莫过于《红楼梦》里,王熙凤请刘姥姥为女儿取名。
万般因果,皆系于一个“巧”字。
最后也是巧而有幸,保下了巧姐儿。
柳金枝道:“主家能给我这个恩典,我自是荣幸备至。但还容我思索思索……”
“也不着急,待我这孩儿出世后也来得及。”
傅钗华笑道。
柳金枝点点头,又陪着傅钗华说了一会儿话,直到傅钗华困了,由丫头们服侍着睡下,柳金枝才退出来。
本想再去找傅霁景询问一下那三位军士的名单,但一转头,柳金枝倒瞧见了一个熟人。
正是孙玉香。
柳金枝想起来,自从上次讲过两句话后,她与孙玉香再没见过。
但侯三郎没考上,侯府里头必然又是一阵鸡飞狗跳,作为三夫人,孙玉香怕是又要被婆母叫过去立规矩了。
果然,孙玉香虽然表面端庄持正,一如往昔,可眼皮微微肿起,就是脂粉擦的再厚,也无法掩盖她哭过的痕迹,全然没了气定神闲,从容淡定的感觉。
此时,孙玉香正快步朝柳金枝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