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0(13/39)
。如今他也算是得窥真意了。
不过就是因为菱角要嫩剥,才显得他们手上的老菱角不好处理。
傅霁景上手试了试,不出意外差点扎破了手。
现今念再多赞颂菱角美味的诗,都没办法帮他把菱角剥开了。
他只好苦笑一声:“娘子,这……”
柳金枝哈哈一笑,顺手拿起食摊上的菜刀,对着菱角底部切一刀,再两侧各切一刀,用拇指顶住凹处,用力一掰,就能开壳见肉。
其实做法很简单。
但柳金枝打量了一下傅霁景白皙纤长的手指。
这双手天生就适合用来握笔,而不是操刀。
柳金枝便换了蒜瓣给他:“喏,剥这个吧。”
傅霁景想要动手,又意识到自己宽大的袖子会很麻烦,正要把蒜瓣放下来挽起袖子,却见柳金枝已经抬起手。
柔软纤细的指尖按压在长袖上,动作细致又贴心地将长袖尽数挽到小臂上方。
左手挽完,不等柳金枝开口,傅霁景就主动换了身位,将右手凑了上去。
娴熟又默契,好似这一幕曾发生过很多次。
二人相视一笑。
杏安:……
他本来也想去帮忙的。
不过就目前看来,他这一趟跟着出来,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当个车夫。
他默默仰头望天。
唉,命苦。
磨好芥籽粉,剥好蒜瓣和菱角,柳金枝开火炒菜。
为了祛除菱角的涩味,保持生脆,需得冷水时就让菱角下锅,加少许盐焯水三分钟,再捞出沥干。
紧接着烧辣锅底,热油炒爆蒜瓣,加入豆瓣酱炒出红油,倒入菱角翻炒至微黄。
此时抽出柴禾转为小火,依次倒入生抽、料酒、盐,撒芥籽粉炒匀。
“二郎,来尝下味道。”
柳金枝喊道。
傅霁景上前两步,用竹箸夹了一块儿菱角肉放进嘴里,细细品味过后,笑道:
“微辣提鲜,外脆内嫩,要是有碗米饭相配,就更好了。”
谁知话音刚落,那舟上老叟就高声喊道:“郎君,老朽有饭,你买吗?”
傅霁景哈哈一笑,干脆利落拿出银子在老叟面前晃了晃:“要三碗。”
老叟更高兴了,笑道:“郎君真大方!”
傅霁景放下银钱,杏安去盛饭。
当然,此行出来游玩是为了乐趣,并不是为了吃饱。
三个人就着一盘菜说说笑笑吃完,就接着坐上马车上路,往下一处景色怡人的地方去了。
但凡是在外头野游过久的,都要买些吃食。
所以有人嗅到商机,就会沿途支一些小摊兜售小食。
秋日里的吃食,无外乎是枣、莲、蟹、茄子(落苏)一类。
哦,对了,还有一类,便是栗子。
宋朝人吃栗子可是很出名的,由此还专门有个名词,叫做“雷公栗”。
因为宋朝人吃栗子时,会把栗子架在火上烤,一边烤一边涮油,看着栗子在火上噼里啪啦地炸开,其响声如雷,就叫雷公栗。
卖雷公栗的人很多,油香混杂着栗子香飘的漫山遍野都是。
傅霁景见柳金枝的视线一瞬不错,就叫停马车,去买了一些回来。
栗子他还是会剥的。
用心剥了两三个,托在手帕里递给柳金枝。
柳金枝捻着一个